第342章 342参与感(第5/7页)

整个研究所都有些拥挤了。

说拥挤还真没夸张。

原本所里那些人压根不够用,从其他几个半导体研究所把人都给抽调了过来,说举全国之力似乎有些夸张,但这么说倒也没错。

几个车间里都在忙,就连涂安国也忙得要死,看到阮文就挥了下手,“有什么事等晚上再说。”

他们在赶工期。

程部长是师范出身,对工科这套并不是很懂。

倒是姜副书记曾经去苏联留学,当时学的就是汽车制造。

虽说汽车和半导体差着事呢,但大约还能懂得二。

“这么些人,住的开吗?”

到底是直系领导啊,知道关心工程师们的居住状况。

“还好,只是先把人抽调过来帮忙,原本的老家属楼本来就空着,个人住进去倒也还好,剩下的还有些先住在了我们厂的家属院那里,今年先凑合着。新厂区那边也在盖家属楼,第四季度差不多就能住进去了。”

“解决工程师们的住宿问题,帮着解决家属工作,还有孩子读书,这样他们才能安心在这里扎根。”程部长倒是知道些。

其实他本人是不赞成把这些研究员集中在起的。

鸡蛋要分开放在几个篮子里,如今合而为算怎么回事呢?

但在车间里,看到这浩浩荡荡的几百口人在忙,他又觉得自己似乎不太懂得这种工科人的想法。

但从人文角度来说,413所想要转型彻底,就得做好这“后勤”工作。

“工作方面的事情有在安排,您放心好了,肯定会尽可能的处理好。”

几个研究所下子合并,其他几个所的研究员们全都挪到这边来,这的确是个大工程。

家属楼反倒是最简单的桩,至于孩子们读书倒也还好说。

子弟小学完全可以解决这个事情,这些研究员家的孩子们本身就是在子弟小学读书,整个研究所都被端了,他们的小伙伴们也过了来,倒不怕人生地不熟没有相熟的朋友。

最麻烦的,大概就是户口和这些研究员家人的工作问题。

锐芯公司共是合并了四家研究所,除了两个地级市的研究所外,还有个是上海那边的。

也是问题最多的个所。

有些研究员的爱人有正式工作,差不多有三十来个人是在研究所、机关单位工作,人家不见得想要舍弃如今的生活,去个内地的省城开始新生活。

还有些没什么正式工作,但亲属关系都在上海,都人到中年了要抛家舍业去个陌生的城市。

这谁受得住呢?

现在改革开放了,不再是讲究牺牲、奉献的时候。

大家心里头未尝不是有这么杆秤。

为了这事,两口子吵架的有,老娘跟儿子闺女闹脾气的也有。

饶是阮文选择了折中的方案。

但也没能解决的十全十美。

之前涂安国提过要再做个半导体生产厂。

这工厂当然也少不了工程师。

原本涂安国是想着把工厂设在无锡或者蚌埠,后来因为上海那边研究所的缘故,就改了主意选址在浦东。

反正石磊在新工厂督建这件事上很有心得,让他来监工就行了。

阮文也让谢蓟生给设计了工厂的图纸,但问题同时来了

浦西的研究员家属们,并不乐意去浦东生活。

宁愿浦西张床,不要浦东套房。

这是再真实不过的写照。

石磊最近忙得焦头烂额,听到那上火的声音,阮文又是愧疚又是恼怒,“好声好气的商量反倒是来了脾气,不愿意去就拉倒,反正这年头没财政支持最后倒闭的研究所多得是。”

这还真不是阮文乱发脾气,实在是这些人太无理取闹了些。

非要闹着在浦西建厂,个个的还指点江山说在这边,在那边。

个个都有自己的小九九,真以为别人不知道吗?

阮文本来也不是什么善男信女,真的被惹毛了处理起来雷厉风行。

“不想去就算了,不用勉强。”

国内的半导体研究所什么情况这些家属能不清楚?

这两年国家财政压根没给拨多少钱,就那几十万块够干什么用的?

要不是早前涂安国带着其他几个所起做微型计算机,带着挣了点钱,研究所早就解散了。

现在好声好气的商量又个个拿乔起来。

拿个屁!

阮文知道,这也不见得就是这些家属们在捣乱,有些事情细究起来,还不是个别的研究员不配合?

不过这种事情,阮文处理就是了,倒没必要再去跟部里的领导说。

午饭是在研究所食堂吃的,菜色倒是丰富。

“食堂不大,坐的开?”

程部长觉得这似乎是自己见过的最小的食堂了研究所食堂了。

“坐不开,所以错开用餐高峰期,隔开了半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