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223与工人的纷争(第3/4页)

下午还有大会要开呢。

邱爱梅看着离开了的人,办公室里只剩下她一个人。

瞧着这薄薄的几页纸上的内容,她摇了摇头

谁都有改变主意的权利,唯独她不行。

……

邱爱梅去招待所的时候,正赶上阮文几个人在吃饭。

“你这都成半仙啦,算准邱主任现在过来。”陶永安竖起了大拇指。

邱爱梅一头雾水。

阮文解释,“您肯定要会前把东西送来,怎么说也得给我点时间来看一看,不然我可没把握能说服那些工人。我猜着差不多就是吃午饭的时候。”

邱爱梅有些汗颜,“这两天忙,顾头不顾腚的乱成一团。”

阮文倒也不介意,“厂里这两天乱糟糟的,也没什么人来帮你,现在能送来也不容易。”

邱爱梅没想到,阮文跟半仙似的连这都猜到了。

饭桌上阮文倒是没有再说什么,只是说起了吃的,要陶永安下午去买。

“你不等着竞标结束再去王家沟?”

“都一样,你记着我说的就行了,去饭店里点几个大肉的菜,我带过去给老支书吃。记得让他们把肉炖得软一点,最好入口即化的那种,老支书牙口不好。”

陶永安叹了口气,“想那么多,累不累啊?”

“阮文天生细致人,当年在棉厂工作的时候也是呀。”邱爱梅提起了老黄历,她注意到阮文一边吃饭一边看着自己带来的那些东西。

等这顿饭吃完了,阮文对厂子里的情况也大概有所了解。

“外面还有一些货款,找人去追了吗?”

“去了,不过一直没追回来,那边也说资金周转紧张。”

“那行,先把这些记下来,往后不再跟他们合作就是了。”

邱爱梅稍显迟疑,“阮文,找合作商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现在民营工厂多,咱们竞争也挺大的。”

“我知道,所以咱们现在需要做的是推陈出新。”

阮文提出的推陈出新让二棉厂的工人同志们大吃一惊。

他们做棉布那么久,现在忽然间就是要换了做别的。

能适应吗?

而且引进生产线不需要钱吗?

现在厂子里连工资都发不出来,哪有什么闲钱来引进生产线?

“阮文,我们都知道你有钱,可是那也不能来糊弄我们啊。咱们这些都是穷工人,不像是你有底气。”

阮文瞧过去一眼,“穷工人?你要这么说的话,那全国的农民是不是都不用活了?”

多少人,费尽心思就是想要一个工人身份。

那是铁饭碗,一个月少说也有三四十块钱的工资,这两年涨工资有的老资格的工人甚至能拿到百八十块,养活一家人绰绰有余。

而农民呢?

辛辛苦苦劳作一年都不见得能有这些净收入。

穷工人。

阮文这一句话,让刚才开口那人转过头去。

邱爱梅脸上有些挂不住,这是请来帮二棉厂渡过难关的,结果阮文上面阐述着自己的理念,这下面就有人捣乱,算什么回事。

“阮文,你继续说。”

“我说完了。”阮文很是客气,“如果有什么问题的话尽管提问,我一一作答。”

工人们议论纷纷,其实阮文的话他们也都明白。

但……

“阮文,你说要换生产线,那新生产出来的布要卖到哪里去啊?”

“做衣服,卖到香港广州那边,搞出口。”

“出口?”这话让二棉厂的工人有几分熟悉感,之前张爱民那王八羔子不就是说要把布料卖出国吗?

怎么又来了这套说辞。

“那你找到下家了吗?”

“还没有。”

“那这不是骗人吗?”

“就是,好歹姓张的还说自己找到一个外国人买他的布呢。”

下面议论纷纷,显然对于阮文的这个策略并不是那么的认同。

邱爱梅脸上有些尴尬,她清了清嗓子,大声的喊了起来,“大家先别嚷嚷,你们嚷什么?阮文既然说能出口,那肯定就能,人家上千万的单子都能出口,难不成还犯得着来糊弄咱们?”

她要是阮文,也得被气死,一个个的生产线上的那点事都没搞明白,就想着来弄清楚出口生意怎么做,这么有能耐咋不上天啊?

“阮文,俺不懂出口,但是你能不能给句实在话,厂子里欠我们的工资,你打算什么时候发?你要是把工资补上,那俺就跟你干。”

这是一句再实在不过的话。

大家都是普通人,最关心的莫过于生计。

有奶就是娘,谁能给他们发工资,他们就跟谁干。

这个提议得到了一群人的响应,这让整个二棉厂的篮球场都沸反盈天,动静大了不止两三分。

邱爱梅试图想要控制场面,但是被阮文给拦住了。

这议论声越来越大,以至于当大家发现阮文没有说话时,所有人又不约而同的闭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