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第5/7页)

师祖还和小徒孙讲述有关大海的故事,比如人人都知道的“精卫填海”,《庄子逍遥游》里的“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保康听得入迷,听到最后:“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更是激动。

“师祖,鲲鹏真这么大吗?真能飞这么高?”大眼睛亮闪闪的,好像听到了什么了不得的事儿一般!

师祖发现小徒孙越听越精神,知道小孩子都崇拜这么超越人想象的神迹,微微笑:“师祖猜测,鹏应该是类似于信天翁,乘着上升气流飞高,然后滑行;也很可能是被飓风带着跨越半球,到达南冥……”

保康:“……”

师祖面对大受打击的小徒孙笑得自若,看看时辰,发现小徒孙还没有困意,开始讲述他第一次看到大海的心情。

“……当时师祖第一次来到南方的南方,很远很远,比小琉球还远的南方。眼见这般浩瀚无边的大海,震惊的无法言语。”

“师祖和当地渔民说话聊天,知道渔民的生活,渔民知道师祖心里的害怕,还告诉师祖,有关当地人心中守护大海的保护神——妈祖的故事……”

妈祖是西南沿海救苦救难的第一女海神。她是五代十国时期海上巡检史林愿的小女儿,名叫林默。林默自幼好道,后来得到观世菩萨的超度,成为海上女神庇佑出海航行的人们,又因为她的巨大善心,被人们尊为“天妃”。

传说中,观世音菩萨早就知道林愿好道乐施,为官清廉,慈悲为怀,得知他不远千里来普陀山求子,对身边的徒儿龙女说:“龙儿,后日你就投胎到林家,以了结这个缘分,你去了之后,到时也可收伏海上妖魔,替天行道!”

龙女听了,极为不解地问道:“可是师傅,林家求的是儿子呀!”

“这是天意,你不要再问,快些下凡去吧!”观世音菩萨不紧不慢的说。

龙女知道不便再问,就投胎到林家去了。

…………

下面还没开始讲述,保康就睡着了。

他对妈祖的传说龙女的故事没有兴趣,他只想知道“鲲鹏”到底厉害不,有多厉害——可他师祖就是不讲。

师祖对小徒孙睡着后还不乐意的小样儿笑笑,师祖知道小徒孙对大海的喜欢,对鲲鹏感兴趣,可是师祖怎么也没想到,小徒孙会这般激动,还学鲲鹏玩水!

上船后的当天上午,保康激动地挨着舱房逛逛,在船上跑来跑去,还试着自己划桨,躺在甲板上放开身体随着甲板晃悠……师祖都只笑着看着。

大船很大,五艘大船组成的船队称得上“遮天蔽日”。可是保康挨个船看玩了,船上的火器也看完了,还是耐不住他这股莫名其妙的激动之情。

他趁他师祖抄写佛经的时候偷跑到甲板上,三两下脱掉自己的衣服,连条小裤裤也没剩,在侍卫们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他就一个猛子扎到大海里。

“谁都不许告诉师祖。”就留下这么一句话。

侍卫们吓得面色发白,他们一开始还真听话地没去告诉师祖。

可是十来个会水的士兵和武僧跳下去也抓不到快乐大师,快乐大师的水性好,可他们第一次知道快乐大师的水性这么好。

侍卫们这次真急了。正不知道该不该去告诉师祖的时候,石溪道人发现小学生逃课不说,还偷偷下水,吓得魂飞魄散——想亲自下去将“胆大包天”的小学生捞上来,却又碍于自己的“旱鸭子”体质无可奈何。

“阿哥你快上来,你不上来,老道也跳……”

石溪道人惊慌失措地跑到甲板上,趴在甲板上大声嘶喊,想“威胁”说“老道也跳海,老道不会水”,还没说完就被生怕他真跳海的侍卫一手掌打晕。

侍卫面对晕过去的石溪道人,看着他们的快乐大师白白胖胖的小身板在海水里上下翻腾,一会儿冒出脑袋,一会儿没入水里看不到人影,还有越玩越远的架势,决定,还是直接告诉师祖。

…………

阿弥陀佛。师祖那一瞬间的面色,当时亲眼见过的人都说不敢看,回想都不敢回想。

终生难忘。

师祖修身养性二十多年第一次生气,还是对着他最宝贝最疼爱的小徒孙。

应该说,如果不是因为他最宝贝最疼爱的小徒孙,他也不会生气。

师祖放下毛笔,对着空气说话,好像是气糊涂了一般。

“师祖数三下,保康上来。”

“三……二……”

保康:“……”

保康在海里玩得正兴起,大海包围着他,海水包围着他,好像他本来就是出生在海里,是大海的家人一样亲切,行动自如,呼吸自如,还可以和海水一起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