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山河 第六十章霜色满京华(第26/29页)

你会顺风而退么?

你知道趋利避害,寻一条更轻松的活法吗?

李瑾容,如果世道逼你孤注一掷,你这一生,所求者为何?

破雪刀九式三道,哪一条是你的道?

少女在父亲凌厉的刀锋下,几乎折成了两半,堪堪躲过李徵一道“不周风”,她却突然做出了反击,手中断刀刀尖向下,蓦地扬起一道沙土,于难以想象之地酝酿出了一刀“斩”,义无反顾、自下而上地撞上李徵的刀,宛如蚍蜉撼树——

蚍蜉撼树,螳臂当车。

精卫衔微木,刑天舞干戚。

本就裂开的刀尖忍无可忍,又断一截,李瑾容脚下踉跄半步,顺势别过手腕,刀背撞向李徵身后的树干,人和古木都是狠狠一震,各自弹开,她勉强站稳,树枝上沾的露水劈头盖脸地掉了她一头一脸,顺着不甚平整的双眉流入鬓角。李瑾容的手微微有些哆嗦,她努力站稳了,再提起刀,仍是“斩”字诀的起手式。

“我的道是‘无匹’。”李瑾容心道,那些窃窃私语声轰然湮灭。

李徵突然上前,赶尽杀绝一般,再次逼她拿着那柄断刀来战,李瑾容不退反进——

一刀,她从手腕到肩颈一线仿佛被刀劈开似的疼,冷汗糊满了后脊梁骨。

两刀,那本可传世的宝刀再碎一截,随着她旋身卸力,刀片直接插进了树桩里。

李瑾容蓦地借着拔不出来的刀片往上一蹿,李徵却一掌拍在了树干上,要将她生生震下来,李瑾容在他出手的一瞬间就纵身而下,只剩下不到一半长的刀光如天河之水般倾泻而下,一刀分海!

李徵的刀尖划过一个近乎完美的圆弧,在目力所不及之下,一瞬间连出三刀,第四刀撞飞了李瑾容的刀,第五刀直指她持刀的手,李瑾容的虎口顿时撕开,再也拿不住断刀,断刀脱手而出,第六刀又至!

这一刀杀机凛冽地斩向吊在空中的李瑾容,李瑾容却不躲不闪,抬手向刀口撞了上去,李徵一惊,立刻便要撤力,不料撞上了铁物——她手指中间还夹着一片断刃。

李瑾容力已竭,整个人顺着李徵的平推之力,重重地撞在了身后的古木上,李徵一愣,却见那狼狈的少女突然抬起头冲他一笑——原来方才那一撞将树梢上挂着的红纸窗花震了下来,正好落在她手边。

“爹,”她靠着树,跪在一堆废铜烂铁之间,裂开的指缝间隙里夹着一枚窗花,被血染得鲜红一片,“我拿到了。”

那一刻李徵居高临下地看着她,眉宇间闪烁的是年少气盛的女孩看不懂的复杂神色。

他想,为什么不肯认输呢?

十七年来,他看着他的小女儿从一丁点大的襁褓婴儿,长成了一个齐整的大姑娘,知道她脾气不太好,功夫还不错,将来不管嫁给谁,总不至于受人欺负,世道再乱,她也有活路。将来绾发成家、生儿育女,平心静气地过上几十年,儿孙满堂,说不定还能闯出一份不大不小的家业。

可她不肯,她在众目睽睽之下,义无反顾地亮出了她的无悔无匹之道。

那么恐怕逼不得已,她注定要做这个不得好死的英雄了。

(四)

“你带人去金陵,找阿存,让他把这封信转给梁相爷,切记不可耽搁。”

那日李瑾容从秀山堂出来,隔日就被她爹一脚踹出蜀中——李徵交给她一封信,也不说清楚是什么事,只命她带人立刻赶往金陵。

除了信,李徵还将自己的刀给了她,那窄背刀的刀柄摩挲得油光水滑,是李徵带在身边多年的心爱之物。

李瑾容一路将要离开蜀中,依然不明就里,这夜疾行赶路到三更方才在山头上扎债休息,李瑾容环顾周遭,暗自算了算,发现四十八寨中,青年一辈里勉强能拿得出手的,几乎全跟着她出来了。

李瑾容很不明白这安排有什么深意,送封信而已,她既不是不认得金陵,也不是不认得周以棠,一人来去东西,倘若快马加鞭,往返不过月余光景,为什么要弄得这样兴师动众?

紧跟在她旁边的便是那日在秀山堂中挂窗花的马吉利,马吉利颇为乖觉,最擅察言观色,见她目光扫过来,立即上前道:“师姐,什么事?”

李瑾容问道:“我爹让你们跟着我,还交代了别的么?”

马吉利道:“未曾,只是各家师父长辈嘱咐过,说出门在外,让我们一切听师姐吩咐。”

李瑾容心不在焉地应了一声,觉得有些不对,这些后辈们集体被打发出来,不像办事,都像避祸,李瑾容想起李徵发乌的脸色,心里打了个突。她摸了摸随身的小包裹,将李徵那封写给梁绍的亲笔信摸了出来,拿在手里,她反复端详片刻,然后在马吉利的惊呼中,大逆不道地将封信的火漆直接抠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