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养鹅(第6/6页)

最后,太子妃常氏将她亲打磨并串好的檀木佛珠,作为额外的贺礼,赠予徐青青。祝她和燕王能够福寿延绵,受佛祖保佑。

“多谢大嫂。”徐青青也言语不多,乖乖收下礼物后就道谢一句,便不再多言。

“四弟过几天该回凤阳了吧?这刚大婚才没几日,倒是委屈弟妹了。”太子妃叹道。

徐青青一听朱棣要走,只有自己一个人留在府里嗨,差点没忍住笑出声来。她故作哀怨的样子,低眉顺眼道:“自当以王爷的正事为重,不委屈的,一点都不委屈。”

马皇后见状不禁心疼起来,对皇帝道:“大儿媳说的没错,老四这才新婚,凤阳那边自当也应该过去。正好老二老三还没见过他们的弟妹,不如让老四媳妇儿跟着一遭去?”

“诸位王爷在凤阳历练都是正事,儿媳哪能去跟着添乱呢,再说儿媳在凤阳的时候,倒是得幸见过一次三哥了。”徐青青马上阻拦马皇后这个想法。

朱元璋一听徐青青见过晋王,让他说说看。

徐青青就将在声鹊楼偶然遇见晋王吃饭的事儿说了,“当时不认得,后来才知了三哥的身份。”

提起这事儿,徐青青是更加不想大摇大摆地回凤阳了,她那天可是彻底把晋王给得罪了。凤阳就算要回,也当悄悄地回。

“声鹊楼我可记得,老店了,那儿的桂花糕最好吃,却也最贵,要一两银子一斤。”马皇后提到价钱,脸色不愉地看向皇帝。

皇帝自然明白马皇后意思,说好了去凤阳历练,感受他们朱家祖辈当年在祖地的辛苦,结果这孩子居然去声鹊楼那种地方吃酒享受了。这怎么行!

皇帝当即拍桌敲定,令徐青青随燕王一同去凤阳。

“好孩子,你便是在凤阳吃苦长大,如今便由你带着他们兄弟在道观住下,不拘于种萝卜、放牛还是养鹅,总之令他们好生吃苦历练,切不可再行奢靡之风。”

徐青青听到这话,感觉有一道巨大无比的霹雳雷“啪”地一下,响亮地劈在自己的脑壳上。

皇帝这是什么意思?居然妄想让她给三位嚣张亲王做风纪委员!

“父皇陛下,儿媳哪有这样的能耐,怎能随便说教兄长们呢。”徐青青一脸苦相望向朱棣,向他求救。这厮居然目不斜视地望着前方地面,仿佛没有感受到她的暗示。

“‘圣人无常师,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你虽为弟媳,在吃苦务农方面,却比他们先闻道,有专攻。他们当以你为师,向你学习。 ”

皇帝非常满意自己的安排,一边说一边笑哈哈地轻拍了一下大腿,觉得自己的决策非常明智。

马皇后和太子、太子妃在旁连连附和,非常支持皇帝的决定。

徐青青只得认命地领命,答应皇帝自己一定会认真带领三位皇子好好地养鹅、放牛、种萝卜。

皇帝为显自己的决心,也怕徐青青一个女子镇不住场面,特派了一队亲军任凭徐青青差遣。只是此番历练,只能将三位亲王的作为记录在档,徐青青作为女眷并不会被提及。

徐青青巴不得不被提及,带三位王爷养鹅这种风头,她真心不想出。

从宫里出来后,徐青青就脱下太子妃赠下的佛珠,命碧螺随意收好。

“不喜欢?”朱棣问。

“这串珠子在佛前供奉了许久,还有高僧诵经加持,又是大嫂亲手制作,自然是新意十足,十分珍贵,要好好保存才行。”

朱棣无语地看她。

“我还是更喜欢实在贵重的东西。”徐青青不装了,干脆说了实话,“再说我嫁给王爷之前信道,大嫂不会一点都不清楚吧,为何非送我佛珠?”

“不必理会。”

朱棣命丘福从珍宝阁内拿了一匣子玛瑙串给徐青青,由她随意把玩。

三日后。

徐青青告别徐达一家,便在一队亲军的护卫下,随燕王一起奔赴凤阳,准备养鹅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