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苍山洱海喜为媒(第2/3页)
朱岚岫一宿无眠,天刚蒙蒙亮,美花就前来催促她起床了,一大帮白族小姐妹,手忙脚乱地为新娘打扮起来。
朱岚岫换上了白族新娘的服饰,戴一顶绣花的凤尾勒,前有两对细弹簧支撑的彩球,两侧为绣花的翅膀,后用银链连接,套在独辫上面,远望去似一只鲜艳夺目的金凤凰。身着红色绛裙襦、黑头囊、金珐苴、画皮靴、襦上复画半臂。美花的阿妈特意为朱岚岫打制了一整套白族姑娘出嫁时的首饰,有蛇骨链,三须、五须、银质挂链,悬上针筒、金鱼等饰物;有金、银,玉、藤手镯,纽丝锡,扁桃镯,串珠镯,小腿镯等。以玉器手镯和银质技链最为名贵,戴此二物者是已婚妇女的象征;还有各种戒指、耳环、管子、帽花、八仙、冠针、龙凤、蝴蝶、头排锁、围腰牌,顶圈等。
朱岚岫对着铜镜,简直认不出自己来了。这一身打扮,色彩飘逸,对比明快,线条婀娜多姿,满头云锦分外娇,流苏俏向红颜窥。外头传来了鞭炮声和吹吹打打的锣鼓唢呐声。朱岚岫一颗心怦怦作跳,她忸怩起身,双手捂住了发烫的脸颊。
白族迎亲十分热闹,用绣球、红彩装饰一头骡子,由一小伙子牵着走在最前边,新郎、陪郎等迎亲队伍浩浩荡荡紧随其后。一路上放鞭炮,吹吹打打,向擎苍也穿上了白族的新郎服,缠红色包头,穿红色对襟上衣,外套黑领褂,下身穿宽桶裤,系拖须裤带,还佩带绣有美丽图案的挂包。一身喜气洋洋,更显英俊洒脱。
美花将大门紧闭,要等唢呐声三起三歇,才开门迎人,以示不舍得新娘离去。原本白族有“哭嫁”习俗,但朱岚岫并非当地人,也没有父母亲人送嫁,就免去了哭泣,直接盖上红帕头,上了花轿。
村长家早已搭四方八角彩棚于庭院正中,用于宴请宾客。大门外贴上喜对,还举行了隆重的迎喜神仪式,所谓“喜神”,是指用红纸贴在薄板上的牌位,牌位上写有吉星之意,在喜神牌位前烧香供奉,可以保佑婚姻美满、家庭幸福,还包含着期待人丁兴旺的观念。
新郎将新娘迎至男家后,先到家中堂屋内行拜堂之礼。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向擎苍和朱岚岫的长辈不在此,美花的阿爸阿妈便代居高堂之位。整个婚礼过程都伴着唢呐的吹奏,旋律高亢热烈,曲牌丰富,唢呐声悠扬绵延,更加烘托了喜庆热烈的气氛。之后由新郎牵新娘步入洞房,但步行必须用新席子两张,轮流铺在地上,让新娘一直走到洞房,俗称“转席”。白族先民认为,女子在出嫁之时,双脚不能踏地,假如新娘的脚与土地接触,难免会冲犯鬼神。
那间主房就作为新人的洞房,布置得喜气冲天,房中所有物品都被贴上了“喜”字。洞房门前还挂上一面镜子,俗称“宝镜”。这是白族婚俗中借物驱邪的一种方式。镜子被视为一种灵物,是一切妖魔鬼怪乃至凶神恶煞现原形而惧怕的法物,宝镜可以驱邪避恶,保佑新人平安、幸福。
喜筵开场后,人们跳起了傩戏舞蹈。这是祈祷人丁兴旺、五谷丰登时所跳的一种舞蹈,在婚礼中祈求吉祥、人类繁衍生息、传承伦理道德。整个活动都用古朴粗矿的唢呐和击乐伴奏,演员身着白族服饰,对联、唱词、对白都用白语。首先“起五方土”。东迎财宝进万家,南纳吉庆满堂花,西登金榜贵子家,北来恩字福寿花,中间开出大红花;其次“送土神”。鼓乐齐鸣,狮舞镇堂。婚事结束,平平安安。神光呈现,幕落收场。
闹喜房的婚俗,让向擎苍和朱岚岫吃了不少苦头。有人故意将辣椒面撒在事先准备好的火盆里燃烧,一时辣味四溢,顿时呛得向擎苍和朱岚岫咳声不断,眼泪直淌。美花在一旁大笑道:“在我们白族,‘亲热’与‘辣椒’谐音,烧辣椒面象征着亲热。”喝交杯酒的酒中也被撒入花椒面,麻得二人难以下咽。
闹哄哄的一整天,待宾客散尽,向擎苍和朱岚岫已经晕头转向。朱岚岫浑身无力地坐在喜床上,忽然被什么东西硌了一下,又迅快起身,原来那铺在床上的大红喜被,四角被装上四粒红枣、松子和核桃,这些果物的谐音,有早生贵子的寓意。
朱岚岫微笑着摇了摇头,仔细将红枣、松子和核桃取出后,摆放在桌上,回身时,见擎苍正对着她痴痴目注,登时粉脸一热,别过脸去,含羞不语。
向擎苍脸上也一阵发热。“我……”他苦笑着,“上一回成亲,我娶了自己不爱的人,内心痛苦万分。这一回,我终于娶到心爱之人了,却是临场做戏”。他脸上写满了无奈,颀长的身影在喜庆红烛的映衬下,倍显凄清。向擎苍背过身去,没有再回头,生怕多看岚岫一眼,都足以摧毁自己的意志,他只是沉沉叹息一声,怅然道:“累了一整天,早些休息吧,我到隔壁厢房去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