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威望(第6/6页)
若只要机遇,不要风险,没有这样的觉悟,又怎么能努力的往上走?!
尤其是在这乱世之中,要投靠谁就一定要看清楚,与其将命运附着在旁人身上,还不如一开始先不选择。而附着军中也是有风险的,假如以后这些人投靠错了方向,他自己也就把全村给拉进去了。
越往上走,便是真的容不得出错,风越大的地方,越要仔细谨慎才是。
李延亭与大狗子回了村,每天还是去城里点卯,安排诸事,同时各村的青壮队伍也组建起来了。
开始按着计划的清理山上,先是浅山,再是深山,清理野兽,驱赶流民在山中落寨,事情也不少。
每一天都能有无数的野兽被打下来,因为有战利品,但同时也有不少人受伤,因为猎狩中的意外,以及与流民的冲突,受伤是难免的。村民们也都做好了可能会有牺牲的觉悟。
也更因此,各村都商议好了一些章程,主要是关于战利品的分配,以及抚恤的标准。
基本上战利品都是用来购粮,医药费,兵器的耗费,以及伤亡家眷的抚恤银子等等的标准。
现在因为流民还不多,也因此,这些都足以自给自足,但以后必定是巨大的耗费,还是需要增添钱银进去的。
也因此,里正也愁,各村的族老都有点发愁,光靠自给自足,自担风险,真的太难了,靠赞助也更难。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所以这才能看出县中衙门的安排,就是放任之意,不仅能节省银子,领功劳,万一真的出事了,他还能后发制制人……为什么说乱世伤民呢,就是这个道理。
不仅他们村这样,旁的村,也都开始组建这样的形式,至于能挡多久,谁知道呢?!取决于的并不是他们,而是来的流民到底有多少……
而李延寿与各村也都开始准备春耕,虽然并不知道能不能保到秋天收获,但不确定,却并不能因此而废驰春耕吧?!
始皇这边也是头痛不已,因为折子乍然多了起来,催要粮的,要军费的,报战事的,扶苏不在,始皇和李斯二人,全廷上下的人都忙的不得了,因为涉及战事的细节太多了。而且不能拖延,光及时处理,就天天上朝,开小会等一大堆的事情。
就在始皇头疼的时候,有大臣在宫门那里就开始喊了,透着亢奋,“……大捷,陛下,大捷!后军和亲王歼灭匈奴偷入关者二百余众!斩获马匹,弯刀无数,生擒二人!”
始皇一听,已是大喜,站了起来,抚掌道:“大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