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第2/4页)

三人又说了些话,陈贵妃道是乏了,便让福安和杨黛去御花园看看雪。

有一个陈贵妃坐镇,杨黛还愿意应付福安两句。

这没了陈贵妃,杨黛就翻脸不认人。

“福安乡君。”杨黛冷哼一声,“乡君慢慢赏着吧,我要去前头逛逛,正好试试这块暖玉好不好使。”

她手一展,一块通体莹白的玉石在阳光下盈盈泛光。

福安乡君气得犯呕:“随杨姑娘的意。”

要不是祖父去世,现在她用得着给这些人好脸吗?

杨黛高傲地嗯了一声,扭头就走。

身后的福安乡君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平静下来。

杨黛,你到时候也不过是个亲王的侧妃罢了。

而她福安乡君可是至少要做贵妃的人,蝼蚁还能翻过人的手心不成?

穿过长廊,就来到御花园前。宫人们将道上的积雪清扫干净,树上和檐上留着软软茸茸的雪团。

杨黛刚一进御花园,就看见站在长廊后的寿王殿下。

她顿住了脚步。

喜欢了好几年的人就在她面前,杨黛本能地扬起笑脸,柔声道:“殿下。”

不似以往的风流,此时的寿王殿下却冷下了脸,皱起了眉头。

“杨姑娘。”寿王收回折扇,神色不耐。

母妃命他一定要在此等候,等谁也没说,但他早就猜出来了。

怪只怪他当时鲁莽,在秋猎时出头,让母妃得知了他对岐阳郡君的意图,这才出手。

母妃明确提出想要他娶杨黛作正妃,但他并不喜欢她,从第一眼见就不太喜欢这骄纵的大小姐。

但因着她是杨太尉之女,寿王次次都按住心神,耐心地说话。

只是这次,触及他的底线,他不愿意忍了。

杨黛眼中的寿王是带着柔光的,她丝毫没有注意他的不同寻常,只是像以往那般挑起话头道:“殿下,最近雪下得……”

“还请杨姑娘自重。”寿王突然打断了杨黛的话,沉声道,“母妃的决定,不代表本王的决定。”

瞬间,杨黛脸色煞白。

自重是……她想象那样的自重吗?

尽管知道寿王殿下或许对她无意,但他从未这样直截了当地拒绝过她,或者,任何一个人。

寿王殿下,是温柔的,是会体贴他人的。

杨黛闭了闭眼,难道殿下一直纵容她,只是因为陈贵妃的缘故?

当面被这样拒绝,杨黛心上像是被插了一刀。

她闭上眼,忍住涌上眼眶的那股热意。

片刻,杨黛强迫自己仰头,状似无意道:“多谢寿王殿下教诲,臣女……先去赏花了。”

说罢连礼数都忘了周全,只是挺直了背,向着御花园深处而去。

身后的婢女吓得大气都不敢出,二人从萧瑟的花园里一直走过,谁都不能阻拦她分毫。

杨黛越走越快,越走越快,突然在一处假山后停住,捂着脸蹲下身抽泣起来。

“姑娘……您、您别哭了。这……”

杨黛息了声,闷闷地不开口。

半响,她抹干了泪水,对着侍婢道:“今天什么都没有发生,要是我听见有人走漏半点风声,就拔了你的舌头!”

侍婢连连道是。

假山后没有风,杨黛蹲这里倒也不冷,还不容易被人察觉。

过了一会儿,她刚准备站起身,突然又听见一串脚步声,隐隐而来的还有说话的声音。

“乡君,你可知道若是此事败露了……”

“殿下,不会败露的,只要您配合臣女,郡君只会……”

男声语调带着一股慵懒的味儿,而女声她才听过不久。

杨黛只觉得刮来一阵刺骨的冷风,她屏息凝神,示意旁边的侍婢不要出口。

假山外的亭中,寿王拉下织锦的帷幔,道:“那乡君有何妙计?”

福安乡君的眼中闪过恶毒的神色,她方才听见了寿王殿下与杨黛的话,不仅如此,她还看见了杨黛那张苍白的脸。

真是快意人心。

同时,这也勾起了她脑中的另一个回忆——寿王,应该是对岐阳郡君有意。

自己虽然没有去秋猎,但还是听到了点风声。

岐阳郡君。

福安心中充满了嫉妒,正因为她们从前在做过同窗,还亲眼看见太子殿下还去女学找那岐阳郡君。

她绝不能让江映枝得逞。

陈贵妃答应过她,会助她一臂之力嫁给太子殿下,而她只需要为陈贵妃做些小事……

福安乡君的手心渗出汗,轻声道:“岐阳郡君与太子殿下两情相悦一事,殿下可是知晓?”

寿王微微一滞,他其实有所察觉,但却不曾细想过。

福安乡君的唇角勾起,再接再厉道:“殿下,这里有我爹爹从南蛮带来的药,无色无味,宫宴那日,只要您安排好人……”

听见此话,寿王的脸骤然冷了下来,眼中酝酿着风暴,厉声呵斥道:“乡君好歹毒的心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