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大争(48)(第6/7页)

谢青鹤与缵缵就守在燕城王的寝屋外边,缵缵压低了声音,问道:“你刚才远望一眼就知道荆王咽气了?所以你才站在边上,没往前走。”

“嗯。”谢青鹤的心情也谈不上好。自从认识荆王以来,他没有听见过任何与荆王道德瑕疵相关的传闻,这个年轻人汲汲营营地想要救护他的国家,去所有能使力的地方使力。

他或许不大聪明,也没有太多高屋建瓴的见识,然而,他努力去做了、承担了所有能做的事。

荆王是为了替百姓说话,才被天子凶蛮无情地打死。也许天子不是故意打死他,也许天子只是想告诫他、让他安分一些,他还是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死去了。

最让谢青鹤难过的是,直到看见荆王的尸体那一刻,他才意识到,荆王还是个孩子。

“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他不是好人。”缵缵突然说。

谢青鹤有些意外。他?

“可能后妃生下的孩子多了,就像猫儿狗儿一样不值钱了。我听说,他连皇子公主的名字齿序,都记不大清楚。”缵缵用小刀咯哒咯哒地切着盘子里的柰,“我一直以为荆王很受宠。他是王贵人的头生子,又生得健康英俊,早早地封了王……就是很心爱的儿子吧?”

“原来,”缵缵狠狠切了一刀,冷笑道,“爱子也会早夭。”

缵缵是个心思非常重的女孩儿,她奉命笼络谢青鹤,数月以来,除了服侍燕城王时流露出的担忧、焦恼,谢青鹤从未见过她在别处展露真情。

这会儿她一边切柰,一边恶狠狠地指责天子,竟然是难得一见的真情实感。

这番话说得很使人遐思。不过,谢青鹤再是好奇缵缵的身份,也不会在此时伺机探问。

他比较关心的是,荆王之死,会给燕城王带来怎样的影响?

荆王之死,使太子悲痛欲绝,收到消息的当夜就病倒了。

消息传到宫中,皇帝也非常错愕,真情实感地大哭了一场,只喊朕的心肝宝贝儿,阿父只想教养你,哪成想你身子骨这么弱,一顿板子就打死了呢?王贵人听闻消息之后,不饮不食饿了三天,皇帝强令宫人用竹管给她灌食,生生把她救了回来。

皇帝死了个“宝贝儿子”,这事当然不能善罢甘休。

荆王的死,肯定不是皇帝的错,老子教育儿子能有什么错?错在哪里?错在太医救治不力!

别人挨几百脊杖都能活蹦乱跳,荆王只受了区区八十脊杖,怎么就死了呢?抬回去的时候还活着呢,可见在宫里都是好的,是回家之后才治坏了。都是太医的错!

皇帝一边下旨给荆王加封厚葬,一边下旨把在职的几个太医统统处死,给荆王陪葬。

为了表示对儿子的钟爱,皇帝嘴皮子上下一碰,让荆王府中没有生养的妻妾奴婢下人,统统给荆王殉葬。荆王妃就很倒霉,她有过一个儿子,没养住,一场风寒就夭折了。下人请旨询问皇帝,荆王妃这算是有生养还是没生养?

皇帝正搂着新收的美人消遣散心,被问了一句,又想起丧子之痛,悲伤地哭了两声之后,说:“朕又岂能舍得叫濮儿泉下无人做伴?她既然没有孩子在膝下抚养,就叫她自己想一想,是否要去泉下服侍夫主吧。”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荆王妃哪还有别的选择?只得服毒自尽,与荆王阖棺同葬。

等重病的太子恢复清醒时,荆王府已经死得差不多了,太子捶床痛哭:“连你的妻妾奴婢都不能保全,孤对不住你啊濮弟!”

这句话传到了天子耳中,又把天子气坏了,当即下旨申饬太子,骂他曲解君父对荆王的慈父之心,挑拨君父与荆王的关系,使朝野误解,是故意抹黑君父,显示自己孝悌仁爱。借着贬低君父来抬高自己,实在是太虚伪无耻了!

这道申饬的圣旨发出来,朝野哗然。

骂得太狠了!

太子只能连夜上表谢罪,请辞储君之位,再请天子将自己贬为庶人。

天子又下旨骂他虚伪,你要是真的知道错了,你要是真的是个孝顺的孩子,就应该自己替君父解决此时的困局。怎么能假惺惺地上表请辞东宫之位,实际上是要挟君父,使君父沾上不慈的污名呢?

这道旨意已经不是暗示,而是措辞非常激烈的明示。

逼太子自杀!

燕城王府的消息一向不怎么“灵通”,然而,这道圣旨才刚刚遍传天下,燕城王就吩咐缵缵。

“备马。快!”燕城王一边咳嗽一边往外跑。

一行人快马加鞭赶到东宫,东宫掾属皆面露悲愁,见燕城王策马狂奔而来,急忙打开大门,一路小跑着送燕城王进去,沿途大喊:“燕城王驾到!燕城王驾到!”

太子已经与妻儿作别,白衣披发于堂上,面西而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