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溺杀(26)(第3/9页)

至于说找安家出头……

收拾区区一个李常熟,需要拐弯抹角找安家出头么?

蒋元娘觉得弟弟完全不知事被丈夫忽悠住了,丈夫又包藏祸心,一旦回了李家,还不知道要怎么腹背受敌,满心焦虑。李常熟在这一点上倒是与她达成了共识,他也觉得自己哄住了内弟。

李常熟极其自负,不大看得起蒋元娘,根本不认为蒋元娘能翻天。

既然哄住了内弟,那就万世太平。

他继续维持着与内弟关系极好、极和谐的表象,满脸慈爱地搭着内弟的肩膀,一副咱哥俩好的模样,说着花言巧语,哄谢青鹤去看家里新做的爆竹。

谢青鹤才知道李家还有做烟花爆竹的手艺,对此还真的挺感兴趣:“那倒要见识一番。”

满腹焦虑的蒋元娘冷不丁听见这一句,心态差点爆炸:“那有什么好看的!前些日子才听说县里有做烟火的铺子走水,噼里啪啦炸了半条街,那守铺子的老翁眼珠子都炸得掉了出来。你不要命了?不许去看!”

平素蒋元娘都极其温柔,突然板着脸强令不许,谢青鹤把幼弟的刁横跋扈演得惟妙惟肖:“大姐姐好大的气派。总是大姐夫把你宠坏了。”

李常熟马上作出河东狮惹不得的表情,悄悄给谢青鹤打手势:偷偷带你看。

谢青鹤心想,论心态,这位大姐夫还真是无敌了。贴了油纸懒得收,就敢直接带着老婆来给内弟收尸。明知道老婆拆穿了自己的把戏,居然还能恍若无事地当面演戏。他是真的没觉得尴尬啊。

如此有恃无恐,是完全没把妻子放在眼里,也完全没把岳家放在眼里。

换句话说,他不怕得罪蒋家。就算把蒋家都杀光了,他也有自信不被追责,依然风光太平。

天高皇帝远的江南小镇,李常熟认为自己完全可以主宰一方,呼风唤雨。

镇上不大,有身份的体面人还是出入都要坐车。蒋元娘万分想与谢青鹤同乘,趁机告诫弟弟一番,谢青鹤却被李常熟拉了过去。蒋元娘气急了:“我与英弟有话要说,你拉扯他做什么?”

李常熟笑道:“什么话非得车上说?我与英弟多日不见,这小舅子不得好好哄着?”

这夫妻俩才争了一句,跟来的丫鬟小厮都帮着李常熟劝说蒋元娘。

谢青鹤不禁摇头,由此可见,蒋元娘在家没什么地位。僵持在门口实在太冷,谢青鹤不想再纠缠下去,说:“我这么大人了,也不好去坐姐姐的车子。有话到家再说吧。”

蒋元娘无奈,独自上了车,倚在车厢上满腹愁绪。

她这辈子只学了如何做家务,如何讨好婆母姑子,如何侍奉父母丈夫。她学得一世顺从柔软,从来没有人教过她,她该如何去对付家中顶门立柱、掌握了一切资源的丈夫。

车辆抵达李家时,李家早已张灯结彩,无内无外都是一片祥和欢庆,连下人们都戴着花涂着唇。

谢青鹤跟着进门的时候,李家当家的大媳妇才放了赏,奴婢们都欢天喜地地出来。看见谢青鹤跟在李常熟身边,全都愣住了。

过年归家是礼数,因为大年初一要祭祀祖先,这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祭祀。

吃团年饭,给长辈拜年,也是最大的礼数。这事慎重到什么程度呢?连出嫁的女儿都不许在家里待着,必须去夫家过年。否则就会吃了自家的福禄之气,让娘家吃亏。

但凡懂点礼数的正常人,宁可独自守着家里冷锅冷灶,也不会贸然去别人家过年。

这不讲究的太太冷不丁把娘家兄弟接到家里来,下人们就惊呆了。

就算是姻亲也没有一处过年的。把娘家兄弟接来往家里一坐,嚯哟,这是要干什么?给大少奶奶下马威吗?谢青鹤这么一来,吃席就要坐上席。大少爷二少爷都得端着杯子老老实实来敬酒。

蒋元娘见了下人们的反应,暗暗生恨。

李常熟说陪她去娘家接弟弟,却根本没有交代过家里,说要接内弟来过年。

——他压根儿就没想过接弟弟回家。他就是去收尸的!死人怎么会到李家过年?那也不必去惊扰他那两个宝贝心肝儿儿子,惹得那两个少爷又心生不满。

谢青鹤全然“不知”其中尴尬,乐呵呵地在李家逛了起来,进门之后,他就指着李常熟挂在堂上的古董字画一通瞎扯,李常熟越发觉得他是个草包,又叫李家两个少爷来见客。

没多会儿,下人就来回禀。说大少爷在祠堂准备明天的祭品,二少爷出门看货去了。

总而言之,少爷们没空来拜见“舅舅”。

蒋英洲不是爱到姐夫家串门的性子,当初蒋元娘婚嫁走三书六礼,他也不曾来李家看过。谢青鹤更没有来过李家。说来说去,这还是小舅爷第一次登门拜访。李常熟的两个儿子若是懂礼数,再忙也该来拜见,哪怕过来说一句话就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