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反击:春秋笔法(第2/7页)

“瞧瞧这说的是人话吗,服饰品秩应该恢复祖宗之法,只有官员才能穿绫罗绸缎,普通百姓只能穿麻布素服!”

榜房前一片骂声不绝,似乎在讨论前日的文章内容,但是又有所不同。

前日,“邸报十篇”登出来时,大家的反应是惊讶,惊讶之余,又有点迷惑,聚拢在榜房下,议论的话题大多是:为什么邸报要登出这十篇批判文章?这是不是说明了朝廷对于《金樽雪》甚至是通俗小说文类的态度发生了变化?是不是礼部内部权力斗争的结果,否则为什么会这样突然?以后还有没有可能在邸报上看到小说连载?朝廷对于文化风气的管理是否会收紧?

总体而言,前日里大家看到邸报之后的反应还是比较温和的,能感觉到他们更关心的是朝廷的态度如何,以后还会不会有小说看,比起群情激愤,大家还是慌张、紧张、甚至自残形秽……这种内敛自省的负面情绪居多。

为什么内敛自省,其实有一部分原因,就是这十篇批判文章,确实写出了这些读书人心中根深蒂固的偏见,他们虽然认为《金樽雪》很好看,有一定艺术价值,但是从根本上来说,《金樽雪》写得再好,也是小说,小道之言,讲些情情爱爱,不登大雅之堂。

至于十篇批判文章批判的对象《绣像本第一奇书》,这些读《金樽雪》的读书人并不是都看过,他们猜测大约是和《金樽雪》差不多的类型,这些批评文章里的批判点,本质上是通俗小说的通病,所以就算他们没看过《绣像本第一奇书》,也大概能猜到那些内容在“正经人”眼里是多么不堪。

顿时,因为趣味而聚集在一起的读者们,突然被道学的大棒迎头痛击,一时间,深刻在他们心底的那些传统观念,又沉渣泛起,遮蔽了心底自然流淌出来的兴趣,他们开始怀疑自我,将时间花在这类小说上到底对不对,每天早上兴冲冲来追连载,是不是一种代表着世风日下的放纵行为。

不得不说,嵇清持手下的鹰犬文人还是很厉害的,非常善于化文字为刀枪剑戟,一下下正中读书人的软肋。

嵇清持确实也对“邸报十篇”的效果十分满意,因此,他才会三番两次地来到榜房,想看看这些读书人们后续的反应——要知道,以前《金樽雪》连载时,榜房是他最讨厌的地方,每次上翰林院处理公务,他都会小心绕开榜房,连看都不想看一眼!

然而今天,他又来了,带着期待,却见到了预期之外的一幕。

明明前天都被他的批判文章给震慑住了、开始自我反省的读书人们,今天突然进入了激动外放的愤怒状态。

“这篇文章说得更荒谬!‘我邻居家的女儿就因为看了这本书,学坏了,非说女人就是要自己有钱才能幸福,不能指望男人’‘本想哄着女儿嫁给卖炊饼的老实男,虽然老实男长得黑又矮,可是他愿意出二十两银子的彩礼,女儿却说谁看上的谁去嫁,彩礼钱她可以代收,大家评评理,这是人话吗?’‘不孝女!’”一个青年书生照着邸报上的文字读出声来。

顿时,旁边响起一片喝彩:

“这姑娘挺明事理的啊!”

“哪家的姑娘这么聪明,可惜摊上这么个贪财的糊涂爹,唉,真是歹竹出好笋。”

“那部《绣像本第一奇书》不是一部秽书么?怎么秽书还有这种教人明理作用?倒是有趣,回去路过书铺,我就买一本!”

嵇清持凑上去,越听越是疑惑,那十篇批判文章,他都亲自看过一遍,并没有这些人口中说的这些内容啊?他们到底在读什么?

不对,今天的邸报文化副刊,又复刊了!

嵇清持定睛一看,发现榜房上张贴着的邸报又长出来一截,众人围在那长出来的一截下面议论不休,分明就是文化副刊新出了一版内容!

好啊,凌霄书坊,你们反应倒是快,就让我来看看,你们这个草台班子,能找到什么刀笔好手,跟我们训练有素的鹰犬对阵!

嵇清持轻咳一声,低声道:“麻烦让一让,我是翰林院编修、清流书坊坊主嵇清持,我要到前面去看看今天的邸报。”

众人正在激愤上头之际,都恨不得把邸报抢过来仔细阅读一遍,但是事有轻重缓急,人有先来后到,他们急着看也得遵循秩序,这都跟这儿围了半天了,还得仰仗着里面的义士读出声来,借光听一听。

这时候,突然有个新来的要往前挤,搁谁身上都受不了啊。

“别挤了,我还是武英殿大学士、国子监刻坊坊主呢,今天就算是天王老子来了,都得排队!”

“啧,什么素质,想看不早来,扯什么出身高贵!这京州城,天子脚下,一块牌匾砸下来,五个里有四个朝中有人,什么翰林院编修,一个闲职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