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有偿征集赶考故事(第6/6页)

掌柜还在那算账:“一个时辰共计八刻,小老板坐镇书铺一天的时间大约是两个时辰,也就是十六刻,每天十六个故事,花出去十六两银子,这、这……”

要知道这栋二层铺面,年租金才八十两!

“我坐镇的时间太短了,我不在的时候你可以代我听故事,一天至少听四十个故事,也就是五到六个时辰。你觉得新鲜的,或是特别吸引人的,叫他留下姓名住址,就说我们有意给他出书,先把他吊住。”

一天四十两!两天就把一年的租金听完了!掌柜感到一阵头晕,不得不扶住桌子。

“就这样吧。”宋凌霄起身,“对了,今天还有别的事儿吗?有没有人来问举业书?”

掌柜缓了口气,回答:“有几个,他们也不肯留字条,只说如果有会试押题书,他们愿意出高价。”

“呵呵。”宋凌霄冷漠。

“还有一件事……其实和咱们书坊没什么关系,唉,就是今天有人在满金楼那边跳河了。”掌柜回忆说。

“救起来了吗?”宋凌霄问道。

“嗨,小老板心善,其他人都先问,为什么跳河?”掌柜笑道,“救是没救起来,正巧几个会水的船工在岸边坐着,看见他跳下去,赶紧跟着下去救人,谁知道那厮会水,自己游了一圈爬上来了。”

草,掌柜你这个叙事悬念把握得很牛逼啊。

“不是老三故意吊小老板的胃口啊,实在是当时那情况,据几个船工说,看见那厮破衣烂衫,一脸死志,盯着洒金河的水看了老半天,任谁看了都以为他要自杀吧。”

宋凌霄听得饶有兴味:“倒是个有趣的人,你知道他姓甚名谁吗?”

“不知道,就是个叫花子,有什么姓名。”

……

安排下书坊里的事情之后,宋凌霄返回国子监,在两个保镖惊愕的目光之中,大摇大摆地走进国子监大门,点了卯,带着已经麻了的书童出来,回家。

回到家,和云澜一起吃完饭,宋凌霄才想起来,有个事给忘了。

“护国寺!”他一拍脑门,“忘了去护国寺了!”

“公子?”云澜疑惑地望着他。

“算了算了,不急在一时。”宋凌霄叹了口气,事儿太多一打岔就忘光,他跟云澜解释,今天听说护国寺有便宜又实惠的纸坊和刻坊,他们以后印书可以从那边走。

“那太好啦,”云澜喜道,“护国寺的佛经很有名,如果能租用护国寺的纸坊和刻坊,我们的书一定会做得很好看的!”

“其实我还想多看几家纸坊和刻坊,比对一下各自的特点。”宋凌霄说,“之后再签订契书。”

当然,还是要通过系统来签,省得他又被罚。

第三次咳嗽还没来,宋凌霄一想就头痛,可别在关键时刻来啊。

“如果可以保证印制质量的话……”云澜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云澜想做时文选,一种清流书坊没有的时文选。”

“什么?说来听听!”宋凌霄惊喜,云澜这么快就有想法了。

“还不一定能谈下来呢,不想给公子太高期望,最后期望落空,很难受的。能让我先保密吗?”云澜恳求道。

“那……好吧,”宋凌霄握拳,“加油!”

“加油!”云澜也跟着握拳。

……

一夜无事。

第二天,宋凌霄兴冲冲地去国子监打卡,再去演武场晨练,然后进入他最期待的环节——听故事!

凌霄书坊门前再现乡试当日的辉煌,围着里三层外三层的人。

讲一刻钟故事,就可以得到一两银子,这样好的机会,谁不想干啊?

不过,凌霄书坊有个要求,必须是书生,必须讲进京赶考的故事,这就可以卡掉一帮闲汉了。

只是贡院这附近,一块招牌掉下来砸到十个人,有七个都是进京赶考的书生。

就算过滤掉无关人士,等着讲故事的人还是很多,掌柜一个人几乎维持不住秩序,书生们根本不一个一个来,每次都有三五个人同时说话。

宋凌霄没急着进去,站在门边听,讲的都是什么内容。

“却说那雨天路滑,愁云惨淡,就像学生的心情,学生抬眼望去,京州城门尚在千万重大山之外,啊!”

这是散文诗朗诵型。

“学生请问小姐芳名,小姐笑而不语,只拉着学生往那画帐低垂处去……”

这是当众开黄腔型。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一位银甲小将擎着红缨枪,冲学生一阵乱舞,学生见他厉害,拨马就走——”

这是奇奇怪怪武侠型。

宋凌霄听了半天,也没听见一个靠谱的,那掌柜的却是头都要炸了,身边围着几个上蹿下跳要银子的,椅子里还坐着几个一边蹭茶水一边胡编乱造的,他向外面张望,心想怎么小老板还不来。

这一望,就望见了宋凌霄:“小老板,你来的正好!快救救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