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6/12页)
“不过今天还是我请客,你别客气。不好意思,麻烦再来半瓶,不,要一瓶。”光太像是故意要岔开话题似的起身朝店员喊道。
梨花一瞬间闪念,也许不要问比较好。既然光太想换个话题,就这样一笑而过好了。但是回过神来,自己却摸着他的胳膊,逼问他,你在哪儿欠了多少钱。甚至还说,你不说我就走了。
据光太说,为了筹措电影制作资金,他借了50万日元。不过他说没什么大不了的。他的几位朋友似乎都这样随心所欲地从民间信贷的自动取款机里取钱。
“和你父母商量一下,让他们先帮你还上不好吗?那种贷款利息很高,就算每个月还一点,本金也不减少啊。”
“我父母指望不上啊,他们也很拮据。”
不知是不是聊开了欠债的事情后心情变得轻松了,光太突然饶舌地聊起了自己的家庭。光太的父亲七年前在埼玉县买了建好出售的成屋,举家搬了过去,但是两年前被任职的公司解雇。父亲没再找工作,而是和同样被解雇的其他员工一起准备诉讼,因此,原本是全职主妇的母亲开始外出工作。时间和金钱大把大把地虚掷,法院依旧没有开庭,半年前父亲终于开始找工作,不过没找到正式工作,现正在停车场打些零工。光太有个姐姐,独自住在东京市内,每年夏季和冬季公司发奖金时,她也都寄给父母帮着还房屋贷款。光太的社团同伴说,因为光太确定要延期毕业,所以家里不再支付他的学费和生活费,但实际并非如此,纯粹是因为父母无力支付而已。
“老爸的父亲,啊,你也认识的,咱们就是在他家遇到的。那老头在那附近有块地,趁着泡沫经济地价飞涨时给卖了。那时候起他就有被害妄想症,总觉得我爸、我妈,还有所有亲戚都瞄着他的钱,净说些难听的话,所以和老爸他们这些亲生的孩子也几乎断绝了往来。老爸的哥哥和妹妹,对我来说是大伯和姑姑,大家慢慢地都不过去走动了。他对孙辈看起来不那么猜忌,所以老爸被裁员时,我想向他借学费,去求过他,但是被拒绝了。老妈好像也打过电话,可人家根本没搭理她吧。”
听着光太所说的,梨花才把眼前的光太和客户平林孝三联结在一起思考。原本两人就是在孝三家相遇的,不知不觉间梨花竟然忘记了。在梨花心中,孝三那浑浊的目光,斑驳的手背,和光太的健康与年轻相比,实在相去甚远。听了光太所说的,那相去甚远的距离在另一层意义上扩大了。对于梨花来说,孝三是个爱对自己纠缠不休的麻烦客户,但总是心情大好、泰然自若,对金钱满不在乎。不会仔细检查利息,有时还会把存折也交给梨花填写。不像光太说的,是个神经质的吝啬鬼。
“第一次遇见你那会儿,你知道我去他家干什么吗?”
蓦地,光太像是恶作剧的孩子般狡黠地盯着梨花。梨花没有回答,只是目不转睛地看着光太。
“我是去偷他的银行印章的。”光太依然一脸孩子气的表情,痛快地说道,“之前那部电影,我真心想做好,无论如何都需要资金。所以想借用一下他的银行印章,取个50万出来。反正管那人借个50万,他也不痛不痒啊。说不定他都不会发现钱被取走了,就那么一点的话。”
“所以你拿了?”梨花发觉自己询问的声音在颤抖。
“没,没拿。之前去的时候,印章全放在什么空饼干盒里,收在二楼柜子的小抽屉里。但那里没有,而且遇到了你,我吓了一跳。结果算是幡然醒悟吧。我突然冷静下来,觉得用这种手段从爷爷那儿拿了钱来做电影,也做不出什么正经东西。”
银行印章在佛龛的抽屉里啊。梨花在内心深处轻轻呢喃着,静静地问光太:“那你需要的那笔资金怎么办?”
“借的。”光太不以为然地说。
“从民间信贷?”
“每个月五万的话我能还上。”
“社团的那些人呢?为什么就让你一个人出钱呢?”
“啊,那些家伙能拿出来的钱也都拿了,虽然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钱。再说了,那毕竟是我的电影。不过不用担心啦,虽然才拍了一半,但我特别有自信,应该能在业余比赛上拿到奖,到时候就会有人来买版权。”
事情哪可能那么一帆风顺啊,话已经到了嗓子眼,又被梨花连同葡萄酒一起咽了回去。即便现在打破这个孩子的梦想也无济于事。而且,自己对电影一窍不通,说不定那个像闹着玩一样的电影,拍完的话真的是上乘之作,颇受好评呢!梨花反复如此思忖着,压抑着自己,努力不去想“怎么可能”。
“竟然聊了这么沉重的话题。”光太腼腆地笑了,拿起酒瓶晃了晃,“啊,葡萄酒几乎没了。喝了好多呀,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