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第2/4页)
容温此时被愤怒占据理智,一脑门子官司,并未留意到他的反常,拽住他胳膊急切追问,“是谁?”
“二福晋,阿鲁特氏。”这短短几个字,似乎花光了班第所有力气。
他圈抱容温双臂,随之松了。那素来挺直脊背,也微不可察弓了弓。
两人面对面坐着,隔得很近,几乎能感受到彼此的呼吸。但就在班第松手那一刻,两人之间,又似乎被现实隔得很远。
黑暗似乎给两人之间,划出了一条名为静默的河流。
容温积攒满腔的怒火,被这突如其来的真相堵塞。一时间,竟分不清自己是愤怒多,还是惊诧多,张口结舌半晌,才呆呆吐出一句,“二福晋她……她不是你的额吉吗?”
“不是。”班第几乎是从牙齿里挤出来这两个字的。
不是,那他这老台吉嫡幼子身份怎么来的……
容温眼睫微颤,想起一个可能,小心翼翼询问,“你是庶转嫡?”
容温曾听过一些传言,说蒙古有些王公,特别是迎了和亲公主或者皇室宗女的王公府邸,有时会玩‘庶转嫡’的把戏。
因为朝廷早有恩赏蒙古的规矩在,言明凡是和亲公主或者和亲宗女嫡出后代,都按照公主或宗女的品级,授予台吉爵位。
固伦公主后裔授一等台吉,和硕公主后裔授二等台吉,郡主授三等台吉……以此类推。
虽然这类台吉都是虚衔,但好歹能领一份朝廷俸禄。
蒙古这地方限于封关令,无法独立经商,土地又不太适合耕种,无法自给自足。不管是王公还是百姓,多半是靠天吃饭。
一旦遇上天灾,不仅民不聊生,王公贵族的日子也好过不到那里去。
是以,有些实在过不下去的王公府邸,便想出了‘庶转嫡’这种骗朝廷俸禄的招数。
班第的祖辈乃是固伦端靖大长公主,多罗郡王府又是出了名的穷。他们府上,倒是符合传言中暗地里搞‘庶转嫡’的情况。
班第摇头,过后才反应过来,容温看不见他,遂沉声回道,“也不是庶转嫡。”
他甚至连‘庶’都称不上。
其实早在无意听闻容温身中避子药后,他便知道,那些难以启齿的真相藏不住了。
所以,他躲到了西城门去。不敢回小院,不敢见容温,不敢去戳开掩盖真相的面纱。
他怕,一切呈于朗日晴天下后,她会嫌恶烙在他身上那份污秽。
可到头来,逃避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只让他越发憎恶自己怯弱、毫无担当。
这不是他。
他不应该用隐瞒去回馈一个姑娘的坦荡诚挚。
班第听见自己还算平静的问道,“殿下,你就未曾发现我身上,有异于常人之处。”
当然有。
容温第一时间想起了他那双与众不同的灰眸。
“眼睛。”
“对。”班第笑了一声,微哑的嗓音里竟透着一股子松快,还有一丝不明显的颤音,“眼睛不一样。”
他这话后面,明显有故事。
容温并未出言打断,摸索着想去牵他手,不巧,他刚好往后坐了一些,避开了。
容温手僵在空中,心中忽然横生一股微妙。不过此时,她也无心去理会,只耐心等着班第讲故事。
可等了许久,只听见班第状似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我的生母是北边的异族人,流落至蒙古,因生产而亡。”
“北边异族。”饶是容温觉得自己这一晚上听到的消息已经够炸了,此时依旧为班第生母的来历感到惊愕,“漠北以北?沙俄?”
多年以来,大清与沙俄交恶,大战小仗不断,双方互相提防。
也是这一两年,才慢慢议上了和谈之事,暂歇战火。
班第今年二十二岁,那他的生母肯定是二十多年前流落到蒙古的。
二十多年前,大清与沙俄战火正盛,可能流落到蒙古的沙俄异族女子,多半只有一种身份——战俘。
年轻美貌的敌国战俘女子,遭受的苦难怕是比草原上最低贱的帐中女奴还要屈辱惨烈。
这般身份,为奴为婢都使不得,更遑论是纳入郡王府为妾。
难怪班第说,自己并非‘庶转嫡’,因为他连‘庶’都算不上。
按草原上的规矩,他这种来历敏感、生母不堪的私生子,能苟且偷生活着,做最低贱的奴隶已算此生大幸。
只是不知,为何他会被抱回郡王府,还得到了嫡子身份。
——假嫡子,真私生子。
光凭这层污糟不能见光的身份,容温便差不多全想明白了,阿鲁特氏为何会给自己下避子药。
班第与其嫡亲三哥脱里在争多罗郡王的位置,此乃人尽皆知的事情。
但在这对兄弟相争的局势中,双方砝码显然不在同一个水平上。
班第乃是郡王亲自抚养长大,能力不俗,勇武冠世,深受部族器重。年纪轻轻便成了科尔沁手握实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协理台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