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第4/6页)
…
现场的观众看到这里,对冯林风一阵劈头盖脸的怒骂。
身背多起命案,还拐带强奸未成年的孩子,这样的人渣死了也不觉得可惜。
不过,也有人觉得陈玲的说法合理之余,还带着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矛盾。
要说陈玲一开始没能力也就算了。
可九年过去了,她明明有能力逃得更远,为什么还继续留在龙江市?
而且她既然能拿到这些照片,为什么不直接交给警方?真是因为心理扭曲,所以想要报复那么简单?
第一次狩猎的照片呢?
那不翼而飞的2000ml的血呢?
电影不至于存在那么明显的BUG吧?
有酷爱看少悬疑烧脑剧的观众从剧情中挣脱,开始在脑海里梳理案情,一个接一个地冒出疑问。
忽然间,不知道是谁说了一声,“没放完吧?我记得影片有一小时四十分?还剩下三十分钟的时长!”
是啊!
还没结束呢!
按照目前的电影节奏,这三十分钟还有一大波故事可以讲?
穆钦彻底解除嫌疑,但他对周勇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周叔,你们该去抓捕真凶了,要不然,他可真的要逃了。”
“什么意思?”有队员忍不住问。
“你们忽略了一个细节。”穆钦让人拿出那六张案发现场的照片,将它们依次转了过来。
镜头扫过,背后的数字是从二到七。
“发现什么了吗?”穆钦在问刑侦队的队员,同时也在考验观众们的观察能力。
“啊啊啊你快说啊!这急死我这个猪脑袋了!”
“周队,这什么意思啊?”
戏外戏内的不解声同时想了起来,就在大家一头雾水的时候。
电影里的穆钦和周勇对视一眼,前者拿来纸笔,说出真相,“第二次狩猎,实际上是第一次。”
‘二’上面的一横,是后续加上去的,因为是印刷字体,只要注意距离和油墨轻重,完全可以仿造出想要的数字。
观众们被点悟,顿时又激起一阵惊呼。
“卧槽!居然还可以这样玩?”
“牛逼啊!这个细节点也藏得太深了吧!怪不得我觉得第一次展示照片的时候,镜头停留的时长有点久。”
周勇的声音传来,“穆钦发觉这点的时候,我就第一时间拿去鉴定过,虽然两个笔画看着相似,但的确有一笔是后面来添加上去的。”
只是因为他们太过于关注案件本身,而忽略了这个细节点。
周勇问,“你们再想想,上交这张照片的人是谁?”
警员回答,“那个画家!”
话音刚落,就有便衣眼线电话打了进来,周勇匆匆接起听了几句,立刻要求,“他定了晚上八点的飞机票,立刻向上级申请!”“可是周队,怎么就能确定一定是他?”
“除了凶手,还有人有必要多此一举吗?你们就没想过,陈玲这样急于招认,是为了隐藏更深的事实?”穆钦回。
“我已经做过暗中二次调查,画家孟停的身份是假冒的,当年死的那个女孩子不是他亲姐,而是别人家和他同龄的孩子!”
他口中的父母,也就是当年的邻居移民到了国外,初次调查时太过专注案件本身,再加上有穆钦这个头号嫌疑人挡雷,才没能深入挖掘。
这是他和穆钦特意设的局,越多人相信所谓的真相,越少人进行深入调查,凶手才越有可能露出马脚。
“无论如何,把他带回来,让他亲自解释给你们听!”
“是!”
…
精彩的反转后,那个画家最终还是落网了,这一回,真相终于出现在了观众的眼前。
冯林风这个千刀万剐的变态,不仅强奸幼童,而且还男女不忌,最恶心的是,他专挑走丢的孩子下手。
玩死的,就直接丢掉。
画家孟停就是当年的第一位受害者,陈玲口中的地窖,他比对方关押的时间更久。
当年,是孟停帮助了陈玲逃出地窖,所以后者才会如此对他死心塌地,还愿意主动替他挡灾。
孟停见到事情败露,干脆也不再隐藏了。
冯林风每一次作案后都会跑来和孟停炫耀,将一切的一切都描述得绘声绘色。
在长期的折磨下,孟停才是心理扭曲的最厉害的那个人,他假装乖巧、不挣扎的态度骗过了冯林风。
对方第七次杀人后,特别高兴地喝了酒。
孟停说,那是他唯一仅有的一次机会,他不动声色地偷出了那些凶案照片,并且逃的出去。
冯林风大概是发现了照片不见,又恐惧警方会来抓他,这才就此消停了下来。
逃出来的孟停在富人区扮着可怜,被一对好心夫妇领养长大,还改了名字。只是心灵上的创伤,又怎么可能轻易痊愈?
孟停从始至将这些照片秘密藏的很好,因为他总想着有一天要亲自报复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