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皇以间之(第3/3页)

女官点点头,将他的旧衣物折叠起送出。

----------------------------------

同年七月,战事并没有因为东宫之喜而停,只是北疆的将士因此喝到了天子赏赐的御酒。

七月初,北辽停止内战,北辽皇帝逃至上京派遣使臣议和,军报再一次送回京城。

七月十五,望日,诸臣齐聚紫宸殿商议议和之事,主战派与主和派各执己见。

“北辽如今愿意割地求和又答应每年岁贡,不费一兵一卒便可获得北方数十余州之地,何乐而不为?”

知枢密院事方之彦作为变法的主战派端着笏板走出力陈道:“国朝大军压境,耗费人力物力财力举兵,大军压境,如今士气高涨,必能一鼓作气将其吞并,若就此收手议和岂不错失战机。”

“攻陷中京乃是因北辽内乱,如今他们都城破了必会放下内乱共同御敌,届时的战争就没那么好打了。”

“国朝有神机营攻城略地,难道还会怕蛮夷?”

“战争受苦的是百姓,如今将土地夺回,北辽也愿向国朝再让数百里之地称臣,臣以为应当止戈为武与民休息...”

“不过是大象身上的一点点肉而已。”

“贪心不足蛇吞象。”主和派们继续争论,“南吐蕃近几年野心勃勃,若是继续攻辽少则一二年,长则三五年,这其间难保西南各国不会别有用心,若到时候与北辽纠缠不清西南又生乱,届时国朝腹背受敌...”

“不劳烦几位御史操心,军是军,政是政,枢密院与兵部早已在西南边境布防,天子之远见,令臣等瞻仰。”

听到方之彦最后几句话,主和派的大臣气得头顶冒烟又极为无奈,只好端着笏板灰溜溜的跨回队列。

-----------------------------------

干元十五年八月,驿遣使骑快马持朱漆镶金的金字木牌,日行五百里带着皇帝御前直发的手诏,日夜鸣铃开道,过如飞电,疾驰在官道上,行人望之无不避路。

八月中旬,短短两日内前线连接三道金牌,朝廷下令拒绝议和,命主帅全力攻辽,接到金牌的同时,辽阳也传来捷报,赵陆廷率殿前司金明池水师等精锐禁卫攻陷东京,因中京破,辽阳守将不战而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