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皇以间之(第2/3页)
“朕记得这两年所增税收是先帝在位时的一倍,除去大典以及国宴,应当还能剩下不少,连治水修河道的银子都没了?”
三司使看向一旁的度支副使,度支之下的八案官员便各呈本部札子由内侍接转进于皇帝,
赏给案呈上殿札子,执笏出列奏道:“朝堂之大,百官之众,一官兼多职,加之勋爵,百官给赐、赙赠例物、口食及冬春衣物等皆从三司支出,户部所收之税要为一年度支做考量,而今一年岁入,仅仅是刚好。”
钱帛案也从站列中走出呈札子奏道:“陛下增设禁军以及河北河西的常备军,军中春冬衣也由三司置备,养兵之费九将去六,百官俸禄如赏给案所奏,入不敷出。”
“此前就有地方都督曾上疏修建运河之事,工程浩大,非短期内可修通...”
“说了这么多,无非就是三司拿不出多余的钱来修建运河?”
三司使再次跨出,“运河修建乃是利民,陛下心系百姓,三司除却俸禄支出还有各地赈灾,但今年所支最多的还是四川,自成都府建立火.器制造司每月消耗也不是一笔小数目,这一年来毫无进展,若是...”
“行了!”皇帝打断三司使的话,“运河是利民,但火.器是利国,你们都是文人,说话自偏向一边,没钱就想办法,朝廷不养无为之官。”
---------------------------------
朝堂里士大夫们为修建运河缺钱一事争得不可开交,而位紫宸殿之北的坤宁殿内还如往常一样皇帝走后就变得格外安静。
“娘娘。”宗仁端着手走到摘花的女子身后躬身道。
“今日早课的书都背完了?”
“背完了,吴内人可作证,请娘娘抽查。”
萧幼清将红透的凤仙花摘下放进篮子里,“我不抽查你,也不会责骂你,好学者自不用人监督。”
“儿子知道了。”
跟在宗仁身后的赵熙走上前,望着粉红的凤仙学着大人的模样摘下一朵问道:“舅母,这嫩嫩的是什么花呀?”
“凤仙。”
小院子里栽种了许多颜色的凤仙花,夹杂在一起也不觉得缭乱,“好漂亮好好听的名字,可舅母为什么要摘下它呢?”
“它是染料也是一种药材。”萧幼清又怕她听不懂于是蹲下细心道:“因为舅母需要用到它的花瓣。”
一侧的喜春提着篮子笑道:“等二姑娘长大出嫁时也会用到它的。”
赵熙侧着呆愣的脑袋,旋即看着一旁抱着手乖巧站立的哥哥,“我长大后要嫁给仁哥哥。”
喜春舀水洗花叶的手差点没拿稳勺子。
萧幼清并没有太大的反应,只是坐下轻轻摸了摸外甥的头,温柔道:“若熙儿长大后还能够这般坚定,舅母便让你舅舅做主。”
“圣人,明矾取来了。”喜秋将小罐子轻轻放在石桌上,身后跟随的内侍手里还抱着一个小石臼 。
“吴内人可染过指甲?”萧幼清看着寿春郡王的宫人吴氏,十六七岁正青春,就如这花一般的年纪。
吴氏摇头,“只在幼时见妇人染过。”
两个女使将洗净的花与叶放入石臼中捣碎加以明矾,喜秋将捣好的碎末取出,“先帝大行后奴就未曾见过姑娘染指甲了。”
“这花一年开一次,一次即是一生,若不用了着实可惜...”
一侧洗石臼的喜春听着萧幼清的话怔道:“这话听着耳熟...是大娘子说的。”
萧幼清朝吴氏道:“你过来。”
“圣人。”吴氏捏着双手走近福身道。
“洗净指甲。”
喜春端来一盆干净的水至吴氏跟前。
“把手伸出来。”
吴氏照做,萧幼清便用夹子取了些凤仙花碎末敷在她洗净的指甲上,听着微弱的呼吸像是在憋气,萧幼清便开口道:“还是很怕我么?”
“您是皇后,小人只是个宫人...”
用片帛缠定十指指甲后萧幼清洗净双手,摇头道:“我与你有不同?都是女子,只是我的命要稍好一些罢了。”
萧幼清又看了一眼喜春,喜春明白其意便开口道:“圣人是想说没有外人在时吴内人不必这般拘谨。”
--------------------------------------
至望参结束时东边的太阳也已经爬出,霞光照在内宫的廊道内,压着怒火的沉声频频骂出。
“满朝文武都知道是冗官积累是弊端,楞是没一个人提出,都惦记着口袋里那点俸禄,我将进士科改为一年一制,某些人的脸都青了,是怕我将太.祖皇帝所定的推恩萌补这门荫之制给废了吧,若是有能力何必要靠恩萌。”
“我看,这天下最愁没钱的人是皇帝。”
祁六跟在皇帝身后接道:“皇帝陛下不缺钱,缺钱的是朝廷是国家,国朝能够藏富于民何尝不是陛下勤治社稷的功劳呢。”
“你和姐姐一样,尽会歪曲道理来哄我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