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皇以间之(第2/3页)
“你是什么人?”
“郎君,这是鸿胪寺少卿之女,就是那刘怀瑾的妹妹。”
“只要三娘你点头,我立马回去请爹爹再次派媒人登门提亲,这次绝不食言。”
何文英站在刘妙仪身后旋即踮起脚轻声道:“我爹爹说他是个憨厚之人,并不坏。”
“憨厚之人?”刘妙仪勾起嘴角旋即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萧公子想要不是不可以,可是当初提亲的是你们,三媒六聘只差亲迎礼,最后退婚的还是你们,凡事不过三,若再次反悔岂不让文英姐姐的爹爹太常卿萧公子您未来的泰山难堪么?”
“这...那你说怎么办?”
刘妙仪拉着何文英退开一步指着禁军所在,“看见了么?”
“官家?”
“上元日是大喜,若萧公子去向官家请旨,我想以官家对圣人的宠爱定然是不会拒绝萧公子这个…弟弟的。”
“这...”
“郎君使不得呀,一会儿被阿郎知道了您又得挨批。”
见人犹豫,刘妙仪又道:“萧公子刚不是说官家是您的姊夫么?”
被激怒的人垂下双手,“好,去就去!”
何文英担忧的拉住刘妙仪,“妙仪姐姐,你怎么让他去求官家赐婚,若官家真的赐婚了,我...”
“文英就放心吧。”刘妙仪拍了拍她的手,“官家是不会同意的,等着看戏。”
灯山旁抬来一张桌子,内侍弓腰将笔奉上,东京城突然刮来一阵刺骨的寒风,使得灯烛摇晃,逍遥辇上的女子便拿着披风走下。
两侧的禁军与内侍纷纷让道行礼,“圣人。”
“圣人。”
卫桓拿着笔正犹豫写什么,转身担忧道:“你风寒才好,怎的下来了?”
萧幼清拿着披风替她披上,柔声道:“起风了,官家的手比臣妾还凉。”
“朕想了半天,便就上元之日写一首先人的诗吧。”卫桓弓下腰沾了几下研磨好的墨汁,提笔写道: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字写的极大,将整个画幅写满,内侍换上另外一幅空白的卷轴打开,卫桓直起身拉过萧幼清的手,“这另外一半,就由圣人代劳吧。”
“好。”萧幼清接过笔,望着前一卷的两句诗,旋即接道: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才刚落笔,禁军之中便一顿争吵随后一名指挥走上前抱拳,“启禀陛下,东平伯次子求见。”
萧幼清将笔放下,“云逸?”
“他要见朕做什么?”
“说是有重要的事情需得陛下做主。”
“让他过来。”
“是。”
内侍搬来两张交椅,卫桓拉着萧幼清坐下。
“姊夫...”萧云逸看着周围人的眼色旋即上前稽首,“臣萧云逸拜见陛下,陛下圣躬万福,拜见皇后殿下。”
“你爹把你送去国子监是嫌里面的生活太清贫了?”
“不是。”萧云逸跪直身子,“臣是有事要求陛下,臣恳求陛下降旨赐婚。”
“赐婚?”
“臣想娶太常寺卿家的三娘文英姑娘。”
卫桓看向萧幼清,萧幼清便开口道:“你与她不是早结了姻亲么?”
“退...退了。”
“你既退婚又为何要官家给你赐婚?”
萧云逸跪着爬向前,“那是母亲做的主并非臣的意思...”
“你喜欢何家的三娘?”
萧云逸连连点头,“喜欢。”
萧幼清侧头看着卫桓,“官家。”
卫桓侧倚着身子伸出手搭在她的手背上,“都依你。”
皇后看向众人,“何姑娘可在此处?”
几名内侍上前叉手回道:“回圣人,太常寺卿带了家眷,两位未出阁的小娘子都在。”
“请其三姑娘过来。”
“是。”
没过多久内侍便从诸大臣设帷幕的地方走回,“圣人,何氏带到。”
与何氏闻诏,还将刘氏一同拉了过来,“奴见过官家,圣人。”
“刘...”
萧幼清伸手按着皇帝的手,“官家。”
她便点头继续倚靠着,萧幼清将手收回端在腹前问道:“云逸适才向吾与陛下请旨赐婚,要娶你为妻...”
“奴不愿。”何氏拒绝的极快。
“放肆,圣人说话胆敢插嘴?”
何氏旋即低头跪下。
萧幼清站起走到两个女子跟前弓腰扶起,“无妨,也不必紧张,我找你来只是想问问你的意思,如今你给了答案便也没有理由再继续问下去。”
何氏抬起头,不曾想过今日会这般近距离的接触皇后,甚至是被温柔以待,何氏既拘谨又羞涩的将手缩回。
萧幼清便道:“你不必害怕,吾和官家不会强求你的。”
何氏福身,“谢皇后殿下。”
“何姑娘今年多大了?”
“奴十六了。”
萧幼清看着眼前的女子,如花般的年纪不谙世俗,“真年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