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克定厥家(第3/3页)
“奴明白。”
----------------------------------
翌日一大早,一商队从东京城拉着满车货物出城向西离去,一辆马车从途中分道没有继续向西而是沿着渭水渡河从渭水南绕了一大圈用了将近一月的时间抵达熙州。
“将军,有个送菜的商人说手指被咱们的人掰断了嚷嚷着要见您,怎么打发也打发不走。”
“手指掰断,手?”大胡子听着心中一惊,旋即坐下失神的叹道:“不可能的。”朝下属轻轻挥手,“左右不过是要钱,给些铜板子打发走吧。”
“是。”
大胡子拿起身侧一把老旧的佩剑,轻轻摩挲着剑柄,“你可是恩公看中的人啊,早知那日我便是拼死也要跟随在你身侧。”
“将军,那人还是不肯走,还辱骂您...”士卒压低声音,“说您苟且偷生。”
这话气的大胡子将手中的剑插入土中,“岂有此理!”
云头靴走的极快,甲片咔咔的碰撞着,“是哪个不识相的东西...”
直到张槐走来,因无理取闹差点挨打的人才逐渐安分下来,见张槐走近她便将遮挡风沙的巾布取下。
张槐一瞬间楞定,旋即看着左右慌张的走上前将巾布重新给她带上,又拉着她进了帐。
进帐的一瞬间,守营的副将便听到了一声重重的跪地。
张槐揪了一下自己,试图打醒,“下官没有在做梦吧,真的是六大王?”黝黑的脸上滑下两滴泪水。
楚王连忙将其扶起,“是我。”
张槐哽咽道:“下官就知道恩公一定不会看错人。”
“张将军一片赤忱,小王千里迢迢赶来也不与将军兜弯子,小王今有难需求将军。”
张槐连忙扶住欲要下跪的楚王,“张槐一日是萧元帅的人这一辈子便都是元帅的人,元帅不在了,张槐心里便视六大王为主,即便赴死亦在所不辞。”
对于曾经欺瞒以及顶撞过的开国公,楚王心中除了愧疚便只剩道不尽的感激,“我不会让隆德公败的。”
-----------------------------------
秦凤路转运使掌管整个西北秦凤之地的军务及政事,边境大小事务都由其直呈天子。
熙州亦在秦凤路管辖下,离隶属州相隔不远,熙州一处院子里防御使张槐亲自端来一碗热汤,“嫂嫂,真是对不住,事关天下苍生,俺有苦衷。”
暮春三月初,转运使司一间屋子内秦凤路转运使跪在一个穿便衣的年轻人跟前,信又不敢信的频频抬头。
庆州之战他作为转运使亦参与其中,楚王的尸体他也亲眼看过,还因此为国家失去明主而惋惜了数月之久。
“这个天下没有几个人知道本王还活着,本王来见你亦是出于对你的信任。”
【“阿郎,今日上巳,大娘子带着郎君去了熙州游春,是熙州防御使的娘子邀请的。”】熙州离秦州不远,转运使素来敬重张槐的为人,两家娘子便也走得极近,他于心中苦笑,便是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家娘子上巳日郊外游春竟是去给当了人质。
转运使磕头道:“下官明白。”
“太子有反心你可知?”
转运使心惊,“下官不知,但都进奏院有朝报传到地方,官家让六大王嫡子在冬至祭祀上终献,亦有小报说官家欲立皇太孙致东宫人人自危。”
“陛下曾派本王去岐山,岐山是什么地方转运使不会不知,本王这次来便是奉陛下旨意。”楚王将手书拿出,“本不必如此大费周章,陛下如此做是想让本王平叛乱以此功镇百官。”
转运使小心翼翼接过查看,楚王又道:“转运使原是陛下看重的人,陛下的字迹转运使不会不认得。”
“臣,遵旨。”
“转运使一片忠心,陛下与...本王都会记得的。”楚王走到转运使旁侧。
转运使跪直身子力问,“来日大王登基,不知要如何处置我这叛主之臣?”
此人能为一路转运使必不是平庸之辈,楚王站定后沉默不语。
转运使跪转身子朝其俯首道:“那么由臣来告诉六大王,为国家尽忠,为百姓择明主,臣,死亦无悔。”
昔日若不是此人带兵及时赶到秦凤府她也不可能安然的站在此处,楚王松开攥在手里的手书,“成,国家不会埋没忠良,败,凭此书你可减罪,从命而不拂,微谏而不倦,为上则明,为下则逊,这,才是忠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