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克定厥家(第2/3页)
赵王听着,旋即负手离去。
——————
一身泥土的人匆匆洗了把手就跑到了浴房,又累极了似的倒在了屏风旁的榻上,侧头瞧着沐浴的女子。
萧幼清也不曾回过头去看是谁,问道:“沈徒是大将,又曾立下功劳,你怎么知道陛下不会彻查此案而批刑部立即执行呢?”
“因为沈徒,是有兵权的大将,不怕他有功,就怕他居功自傲,他在马军司这么多年,有枢密院使姚慎的帮忙,麾下骑兵皆是他一手挑选,一手培养出来的,这样一支不听使唤的部队,还是骑兵,这沈徒,恐怕陛下早就想除去了。”
“照你的话说,陛下知道有幕后?”
“当然。”
“你就不怕他疑心你,不杀沈徒,然后追查到底么?”
“陛下有皇城司,况且我们兄弟总共才三个,疑心我是自然,但聪明人都会先把已知的威胁去除,日后再想法子应对未知,毕竟,欲速则不达,还恐弄巧成拙!”
楚王又浅浅笑道:“只要赵王相信就好了,毕竟,翰林医官使现在可是太子的人呢!”
萧幼清低下头,似惋惜,“只是可惜了沈徒,能一眼看明白火.枪,统兵的能力也不差。”
楚王从榻上起身,拖着身子走到了池边,靠着池沿坐下,伸手搅动着池中的热水,“我倒不认为可惜,天下不缺良将,缺的,是发现良将的眼睛,天下不患无臣,患无君以使之。”
她用手捧起水,旋即捏成拳头,“既不为我所用,又何必留着,助长他人!”
萧幼清突然愣住,回头呆呆的看着她。
楚王抬头一楞,“姐姐,是不是觉得…六郎有些可怕?”
萧幼清摇头,凑上前将她鼻头的泥轻轻擦净,“你要成为君王,这是必经之路,即便日后...”
楚王知道萧幼清想说什么,旋即打断她的话,“没有日后,我说过,我对江山的兴趣,只因你!”
“现在是,以后也是。”说罢,她起身拂了拂衣裳,朝萧幼清躬身伸出手,“院里的花种好了,姐姐可以过去了。”
建平八年四月初,侍卫亲军马军都虞候沈徒私藏火.药,按谋反罪,判斩立决,勿复秋后。
殿前都指挥使沈易安肉坦请罪于殿前,皇帝并未将罪而是遣归,随后又宣召了马军都指挥使问责,以御下不力、管教不周之罪罚俸一年。
朝中无将,故都虞候一职空缺不置,马军司归马军都指挥使直辖。
“舅舅,陛下怎么说?”
沈易安摇头,“陛下说沈徒是在马军司,并不归殿前司管,便未降罪于我,而是罚了马军都指挥使。”
“三王,沈徒被抓之前,下官还查到了一件事。”
“哦?”
“沈徒因病去了翰林医官使的家中,从医官使的家中带回去了两个貌美的妙龄女子。”
“妙龄女子?”赵王楞看着,“杨术在大内当太医这么多年,一直替我诊脉,为人廉洁奉公,本王未曾听说过他好女色呀,而且一直无子。”
“所以臣去杨宅调查了。”
“那两名女子是...”沈易安凑近一步,“是太子送给杨术的,三王可还记得先前与下官说的假传口谕之事么?”
“你是说,太子?”
沈易安点头,“是,极有可能是萧显符将东宫二字改成了国号,使得太子以为陛下要立我朝第一个诞下的皇长孙为皇太孙,太子由此恐惧赵王府会比东宫先诞下子嗣,便要挟了杨太医。”
“怪不得,而且东宫一直畏惧舅舅手中的兵权。”
沈易安可惜道:“一将难求,可惜了沈徒的将才。”
“本王就知道,迟早有一天他会死在女人手里,这件事太过蹊跷,先生说要静下心来顺藤摸瓜,不要打草惊蛇,所以还劳烦舅舅继续在暗中查探,看看能不能找到先生所说的,甜瓜!”
“下官遵命。”
“说起来,楚王是大理寺寺正,审核也有他的一份功劳,他现在如何?”
“楚王府附近的探子说,楚王近日除了在大理寺办案外,剩下便是忙着种树了。”
“种树?”
“是,听说是楚王妃即将诞辰。”
“已经...快寒食节了么!”自从相识,萧幼清每年的生辰,赵王都会送好一些东西去开国公府。
——————————
楚王府有一个空荡的花园,原来里面只有一些枯了的竹子,如今变成了艳红的一片。
“我素来对于花是没什么的,故而这个园子就一直空着,如今正是海棠花盛开之时,我便命人从四川运了这些树回来。”
她又拉着萧幼清抄小道走进了放满盆栽的花园里,人工开凿的溪池边有一颗独特的海棠树,树上未开的花,花蕾红艳,似胭脂点点,而已经盛开的花则渐变粉红,如晓天明霞,“初到四川的时候,去了燕宫的花海,一眼看中了这颗海棠树,本想把它运回我的别院,想着移树栽树太麻烦便作罢,知道姐姐喜欢海棠后,我便命人去寻了将其运回楚王府,没想到三年多过去,除了比以前高了一点点外并无多大的变化,花还是一样的盛开,只是开的地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