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克定厥家(第2/3页)
太子的委屈与辛酸,都在此时尽数表露,皇帝缓缓蹲下,覆上已经生皱的手,“你是朕亲册的太子,你母亲宪明皇后,是朕的结发妻,你是朕的嫡长子,只要朕不答应,就没有人可以动摇你的地位,也没有人,可以从朕的手中,夺走这一切,没有人可以夺走,权力!”
皇帝起身,负手背对,“若不想自己的丑事被揭露,姜氏的案子,你就自己看着办吧!”
“是楚王拿萧幼清一事威胁陛下开的恩吗?爹爹是为了儿吗?”连姜赋正这个亲爹都不敢求情,能够如此的定只有楚王,若是放了姜洛川,那假借楚王之手审判就弄巧成拙了,太子没有得到皇帝的答覆,自言着担心,“可要是因楚王求情而改判,姜氏定也会一心向着楚王了,姜氏还是楚王妃的母舅…”
“所以朕才说你,”皇帝转身,怒指道:“愚蠢之至!”
建平八年春,二月九日开贡举,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翰林学士吕维为知贡举,全权负责此次科考。
一大早,贡院门口便站满了各地参考的举子,由礼部的从属官员在贡院门口核对考生姓名,以防有人代考。
又派两个军士守在入门处对其一一盘查,以防夹带舞弊。
贡院内外皆有禁军把守。
“名字。”
“梁文傅。”
听到耳熟的名字,持笔的青袍官员便抬头,将笔搁下起身拱手道:“江陵解元,失敬。”
梁文傅只是微微点头,“客气。”
“解元才华横溢,想必春闱是志在必得。”官员将名字核对完,取了应对的房号交予,又笑眼道:“提前预祝解元在日后的殿试上,金榜题名。”
“承君,吉言。”
梁文傅取了房间字号,便转身入了贡院。
“下一个。”
“名字。”
“韩汜。”
“祖籍。”
“太原,晋阳。”
“晋阳...龙城?”官员再次惊抬头。
“官人知道太原龙城?那...”
不等贡员说完,那官员便大怒的拍桌站起,“大胆!”
“我朝自陛下登基之初,贡院早有明令不允晋阳人参加省试!”官员旋即又质疑道:“你是如何在礼部投递名状蒙混过关的?”
“贡员寒窗苦读二十载,自是于乡试中了举才到这京都来的!”
“住口!”不由分说,官员便大声道:“来人,将此人轰走!”遂在名册上划了一笔。
两个从属上前将要驱赶,贡员不从,僵持道:“我既已乡试合格,便就有参加省试的资格,我朝素来重文人,你们这般做,有失公允。”
“公允?陛下的令旨就是最大的公允!”
举子们本排着长长的队等候检查入内,如今因为贡院门口的争吵纷纷探出头来观看。
“贡院门口嚷嚷什么呢!”
贡院放榜的路口,一名带甲的武将骑马而来,身后跟着数十禁军,旁边还有一辆四驾车马,这一行人将举子们的视线吸引了过去。
只见几个点名盘查的青服官员纷纷凑上前行礼,“殿帅。”
“本官奉陛下之命前来护卫此次贡举!”
“贡院已经提前接到消息,在此恭候殿帅大驾。”
京城的监生以及京畿内的贡员见过的自然知道,听到官员们的尊称后,那些州省赴京的举子便也知道了来人是谁,“原来这就是三王的舅舅,殿前都指挥使沈易安。”
“好威风啊!”
“这下,可没人敢夹带舞弊了吧!”
“殿帅都亲自来了,谁敢啊!”
熙熙攘攘间,沈易安朝众人呵斥一声,“到底怎么回事?”
旋即贡院门口变得鸦雀无声,官员便上前轻声道:“殿帅,这个举子是,龙城人!”
听明白的沈易安皱起眉头,“龙城人怎么会出现在贡院门口,你们礼部,都是怎么办事的?”
“下官知罪,可投名状不是由下官负责的...”
“不是你,难不成是本官?此等小事都不能处理好,难道还要劳烦陛下吗?”
“不...下官这就将人轰走!”
就在官员欲要开口吩咐轰人时,旁边的马车上下来一个穿锦袍的年轻男子,“舅舅!”
“三王怎亲自下来了。”
被军士力压的贡员奋力站起,大声唤道:“尊驾可是三王?”
赵王朝贡员望去,俯视道:“嗯?”
“在下是太原府进京赶考的举人,望三王通融,予读书人一个方便。”
赵王冷冷道:“你既已中了举人,又何须本王方便?”
韩汜旋即看向周围的沈易安与礼部官员。
沈易安走上前,朝赵王低声道:“太宗在位时,北方尚有割据,便派当时还是齐王的陛下前去讨伐,但是太原晋阳城内的百姓死守,陛下率大军攻了半年都未果,还因此损兵折将,耗费颇巨,回来后便被太宗罚了,之后陛下登基,便下旨将旧龙城烧毁,又以水淹,二十年内不允晋阳人参加京城的省试,今年,是最后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