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作为暴君之子的我作威作福5(第2/5页)

在教辅材料的编写上,盛宝筝完全没打算只做一次性的。等京城的读书人们好不容易适应了《五年科举卅年模拟》,他立马编出了新的,参考后世的五三AB卷,新鲜出炉了“壹卷”、“贰卷”。

两卷内容截然不同。

壹卷比较基础,以知识点讲解为主,针对科举考试的范围进行系统而全方位的解答,附带历年的真题,对阅卷考官的评分标准进行分析。适合第一次参加考试还懵里懵懂的人。

贰卷则比较有难度,主要就是练习题,是各位翰林凭借着经验,布置的优中选优的题目,落榜过的书生们想巩固自己,更上一层楼,那就绝对不能错过贰卷。

两卷都有自己的受众,更加细分了,能起到的帮助更大了,买书的学子们无不心悦诚服。

其他书坊主眼看没招啊,他们也硬着头皮,花高价请人编写教材,可编写者的水平摆在那里,再高也高不过人才济济、满腹经纶的翰林学士们。

盛宝筝在扉页上会挂编写者的资历还有人头像,比如周荣恩,生于某某年,职位翰林学士,平日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曾担任过某某年和某某年的科举考官等等一堆介绍,表示这套题是有水平的。

所以学子们看完书后,常常爱不释手,忍不住感慨道:“周荣恩老先生编的书就是好,通篇看完无一字赘余,令吾辈受益匪浅。”

写书的人获得了美名,看书的人得到了收获,卖书的人挣了钱,这简直是一箭三雕。

正因为盛宝筝这样的做法在前,俨然有官方指定书的牌面,导致其他书坊根本不敢随便出书,不然一个资历不行的人挂在上边,学子们哪里会买账。

于是他们只能忍气吞声,看芳华坊独占鳌头了。

而且盛宝筝无愧于是芳华坊的营销鬼才,壹卷和贰卷几个月卖完了后,紧随其后的是分级版本,“童生版本”、“秀才版本”、“贡生版本”、“冲击进士版本”,完全打算把科举各个阶段的需求全都一网打尽,完全不给人留活路。

也让其他书坊主再也没有折腾、妄想分一份羹的力气。

芳华坊日营业额节节攀升,在其他书坊“群狼环伺”的情况下,依然冲出了重围,收入比被查封之前还要好。

甚至口碑直接好到爆表,被人交头称赞,一洗之前的黑心卖家挣铜臭钱的名声,变成了为广大读书人服务的良心书商。

读书人的心还是很好满足的,全天下的读书人大多都有同一个梦想:寒窗苦读十数年,一举成名天下知。科举考试就是他们平步青云的阶梯,满足了他们的需求,就能长长久久得到他们的喜爱。

书坊就永远不会倒闭,不愁没有钱赚。

芳华坊起死回生的事迹在全京城都传遍了,盛宝筝这个纨绔世子瞬间一举成名,不止因他卖科举书。

还因为他很不要脸地在挂编写者资料的地方,也挂上自己的自画像,表示自己是书商老板,这套有水平的题是老师们编的没错,但他这个组织者的贡献也很大!

成果好不好先不提,但起码广大市民都记住了他。

芳华坊在醉香楼举办了所谓的庆功宴,满桌子都是精美佳肴、大鱼大肉。

盛宝筝坐上座,魏紫延作为二老板,坐他左手边,毕竟大凤朝以左为尊,而他聘请来的书坊主则坐右手边,书坊的伙计下人们都坐下边。

盛宝筝喝红了一张脸,见人就发奖励红包。

芳华坊上上下下都欢天喜的,活似要过年,本来书坊盈利高,他们的工钱就涨了,现在东家还给小红封,人人热情高涨,都觉得接下来的日子干劲十足。

魏紫延也很兴奋,他一边拿着精美的酒樽畅饮,一边兴高采烈地提议道:“这些日子高兴,赶明儿不如去围猎,卫小王爷听说你挣了大钱,可羡慕你哩,想邀请明早去郊外打猎,你去不去?”

什么打猎,说白了就是想跟魏紫延一样,投资入股他的书坊。答不答应另外说,这种同龄人吃喝玩乐的聚会,盛宝筝秉承着人设,是绝对不会拒绝的。

“去!怎么不去!”盛宝筝粉扑扑的小脸微醺,俨然有了醉意,他一脚霸气地踩在桌上,挽起一个不伦不类的拉大弓姿势就道:“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明儿看我弯弓射大雕!”

“哎就知道你厉害,你要是去了,哪还有秦骁那厮耀武扬威的地方!”魏紫延半真半假地喟叹道。

他们彼此来了个商业互吹,正吹着牛逼,隔壁那桌就走过一个身穿劲装、满面英气的少年,那气势宛若山岳,只消冷冷一眼,立马把两人从不着边际的幻想中拉□□。

“秦骁,你怎么在这里?你、你听到了多少?”魏紫延倒抽了一口气,眼神游移,语气颇有几分背后说人被逮的心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