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雍和宫的合租房,往事像一记巴掌,打得响亮(第9/10页)

天雷勾动地火,两个人这就算是正式地搭上线了。

后来,刘恋私下里找苏青吃过几次饭,几次闲聊下来,苏青整合了下情节线,终于明白当时在会议室里为啥客户代表要跟新团队的头头打架。

本来女高层仗着美国总部的小高管是她的新任姘头,在派系斗争中,想把跟广告公司对接这种油水比较大又容易见成绩的活儿给抢过来。

哪想到这女人得意得忘形了,不知道原来负责这块的客户代表是公司老臣的女儿,官二代呀,谁乐意被你那么劈头盖脸地说啊。

第一把火没烧起来,最后还燎到了自己人。

刘恋那一派人趁此机会把打架这事儿给闹大了,最后把对接广告公司的权限给拿了过来。

而上兵广告那边,苏青假装天然呆,在周一的例会上绘声绘色地把当天的情形讲了一遍,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老大也在笑容中隐藏了要开了苏青的念头,可因为早做好了放弃的打算,反而一时不知道这案子要怎么接,于是暂且让苏青先管那摊事情。

月薪两千五的广告小喽啰苏青,虽然干的是总监的活儿,但也不是没有好处。

起码她在这个项目中,终于有发言权了。

且随着项目的推进,她闷头干活儿的好处也现出来了,在公司的地位一瞬间凸显出来,新来的小朋友,开始叫她苏青姐了。

然而差点儿被人当成炮灰牺牲这事儿,让苏青对老大有了种甄嬛从甘露寺回来后对皇帝半真半假的感觉,对于人生这第一份工作,反而没那么上心了。

刘恋跟苏青讲过一个道理,为何中国人这种吃苦都能吃出花样来的民族,如今却跟去了势的男人一样,只能回忆自己一夜七次郎的辉煌岁月,关键就在于中国人做事情不讲究结果,太注重做事的姿态。

事情做得好不好没关系,只要你做事的态度把我哄舒服了就行。

苏青知道自己一周工作七十小时,有时候还不如周五晚上陪着老大去各种奇形怪状的小酒馆,看莫名其妙的欧洲艺术电影来得舒心实惠。

但在这方面,她偏偏就有点儿固执,她苏青做事,讲求的是对得起自己的内心。

后来的一段时间,苏青渐渐上路了,知道了那些国外电影节上美丽到对实际销售一点儿作用都起不了的飞机稿广告,是大公司为了获奖而一门心思投其所好做出来的。

苏青知道自己在广告方面没有太多天赋,她出奇制胜的法宝也只有在投其所好这件事情上。

客户的审美基本是没审美,老板的审美往往是客户接受不了的,怎么样弄出一个最后肯定不会用,但看起来很美的炮灰稿来平衡老板和客户之间的审美,这是她苏青擅长的。

尽管老大对苏青实用主义的方式略有微词,但也看出来公司里的老人都在混日子,苏青这个只管干活从不抬头喊冤的苦力正是她需要的,因此渐渐地,把公司两个最赚钱的大客户都交给了她。

可也大概就是这个时候,一个中等规模的本土广告公司缺人,刘恋帮忙推荐了苏青。

终究还是要走了,在公司接到的一个发布会执行的案子中,苏青与老大手忙脚乱被客户逼得鼻孔喷血的时候,某天加班到凌晨,吃着外送的麦当劳,苏青平静地跟老大说,我要养病,我要给自己放个假,身体和心理都受不了了。

老大一愣,却调试得很好,瞬间恢复了老板的样子,两个人聊未来聊过去聊心理状态,苏青终于明白,自己为何在这个有些小气的老板手下干了将近两年。

她应该无形中把这个老板当成了未来的自己。

老大现在的样子,就是她未来希望的那样,在现实生活中在金钱在自信度上保持得恰到好处,还可以由着自己性子保留着一点点的与众不同。

一番谈心过后,老大又戴上了勇者无敌的面具,无所惧怕的样子。

毕竟,开公司,谁跟谁都不是一辈子的关系,结婚还能离呢。

但一个低薪和高强度工作压力都没赶走的苏青,老大也许以为没脾气的她会一直干下去吧,干到死干到她赚到足够的钱可以把公司卖掉移民。

可现在,她竟然要走了。

想想始终有不舍,老大终于还是软了软,露出了挽留的意思来,说苏青你应该得到你应得的再走啊。

高薪水、小领导、公司分红……

苏青微笑着婉拒了,她早已学会了不相信空头支票。

她还没去过越南,还没学会游泳,还沉浸在与李川没有结局的悲哀故事中,跟她手头残留不多的青春相比,她是真的耗不起了。

“我已老到不能回头重新再来,你要前程似锦。”

临走时,老板在QQ上跟她说了这句话,苏青盯着这句话看了好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