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册 第13章(第5/7页)
吕嬷嬷听得心惊肉跳,沉声劝道:“娘娘慎言哪。”再如何跟德妃不对付,到底是亲妹妹,亲妹妹死了,眼泪没有一滴,还说这些话。哪怕心里这样想的,也不能这样说啊,这不是明摆着授人以柄吗?
“嬷嬷,不用怕。”
她敢说,自然做足了万全的准备。
若昭文帝今日未曾守在永安宫,她还不会有此信心。但是,今日昭文帝一直陪她守在永安宫,保德妃还是保皇嗣,是昭文帝拿的主意!她明白,是昭文帝在护着她。
自进宫起,她的确受了方太后不少闲气。她让,不是因为她斗不过方太后,是因为方太后的身份。看着昭文帝的脸面,她不能太过分。可是即便如此,方太后也没从她手上讨得一二便宜。
方太后会连连失利,一是因为自身蠢,二则是因为昭文帝一直愿意公正地处理凤仪宫与慈宁宫的争端。
昭文帝一直是孝心满满地坐视方太后予取予求,所以,方太后一厢情愿地认为昭文帝依旧是天下第一大孝子。
尽管宋嘉言不知道是何缘由,但昭文帝与方太后已经离心,这是毋庸置疑的。
对宋嘉语,昭文帝喜欢过,宠爱过,花前月下、山盟海誓过。美丽的女人谁不喜欢?即使昭文帝也不能免俗。可惜,昭文帝这一辈子,见过太多美人,宋嘉语算是其中佼佼,也只是佼佼罢了。
尤其后来,宋嘉语这种人品,其实,人品有瑕倒没什么,反正昭文帝也不相信他的后宫都是一群小白兔。可是,这都坏到亲爹来揭发你了,宋嘉语还能装出一副无辜委屈的样子,昭文帝就有些不喜欢了。
如今,宋嘉语死了,昭文帝只是一声轻叹,要说伤心,其实有限。
这就是皇帝的良心了。
昭文帝叹了口气,就去了皇后宫里。
尽管厌极了宋嘉语,如今宋嘉语过世,宋嘉言也未曾面露欢颜,衣裳穿得素净了些,又令宫人取了个天青色的荷包给昭文帝换了,道:“总是这么个意思。”又道,“德妃毕竟诞育公主有功,她服侍了皇上这几年,为皇上育下一子一女,臣妾已经按皇上的吩咐命内务府按贵妃礼制安葬德妃。”
“嗯。”
宋嘉言以为昭文帝会给德妃名分上再升一级,不想昭文帝根本未曾提及此事,宋嘉言自然不会多嘴。宋嘉言道:“母后很为德妃的过世伤怀,又怜惜公主生而丧母,抱到了慈宁宫抚育。还有八皇子,年纪尚小,臣妾想着,公主刚刚出世,已经够母后劳神,八皇子不如交给别的宫妃抚育吧?”
“哦,依你的意思呢?”
“后宫无子的妃嫔众多,其中林嫔、赵嫔都是皇上潜邸出来的老人儿,平日里看着也还算稳重。”
昭文帝随口道:“那就林嫔吧。”
“丽妃因抚育七皇子升为淑妃,林嫔是不是也升一升位分?”
“便升为林妃吧。”升至妃位,尊号未赐。
宋嘉言吩咐人去办此事,又道:“皇上中午不要在凤仪宫用膳了,带着臣妾和孩子们去太后那里吧。太后年纪大了,德妃的事令她很伤怀,咱们一道过去,也不必特意劝,太后看到这么多人,眼前一热闹,心情也就好了。”反正她是不想无故去看方太后那张老脸,既然要做脸面,索性拉着昭文帝一并去。
昭文帝一笑道:“也好。”
小九儿和五儿显然提前得到了亲娘的通知,俱换好了衣裳,一道出门。
方太后为表示对德妃过世的哀伤,根本没用午膳。皇帝来劝了一通,方太后仍是垂泪不止:“那孩子进宫时才十六岁,那俏丽的模样,哀家如今还记忆犹新。她年纪虽小,却懂事无比,哀家只拿她当个女儿疼。这方几年,就给咱们皇家添了一皇子一公主,德妃是咱们皇家的功臣啊。”
昭文帝道:“朕已命人以贵妃礼制安葬德妃。”
宋嘉言也跟着劝:“是啊,德妃向来懂事,若九泉之下知晓母后为她这般伤心,德妃定也跟着不好受的。”
方太后拭泪道:“要依哀家的意思,怎么着也得给德妃一个贵妃的名分才好。不看德妃,也看皇子、公主的面子哪。”
宋嘉言顺势说好话:“母后所言极是。”人死都死了,大方些也没什么。
倒是昭文帝道:“朕已经准备给几个皇子封王,待他们长大些便就藩去。德妃,依贵妃礼安葬就够了。”六皇子、七皇子生母位分皆不高,八皇子这种情况,昭文帝不可能去追封德妃。
谁也未料到昭文帝突然提起这个,方太后吓了一跳,宋嘉言也是难掩惊诧。昭文帝只作不知,温声道:“嫡庶有别,九儿年纪虽小,朕也想着,早安大位。”
方太后一时忘了哭德妃,问:“看来,皇帝都想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