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册 第9章(第7/10页)
宋嘉言轻描淡写道:“皇上实在太仁慈了,朝中为官,能者居之,既然内务府总管力有不逮,换个能干的人就是了。这种事,还值得朝会讨论?”不过是重修凤仪宫,又不是重建凤仪宫,内务府磨叽至此,必有缘由。送去大理寺的人还关着呢,又有人敢出幺蛾子,昭文帝毕竟是帝王之尊,再仁善心慈也有忍不了的时候。这回,内务府讨不得便宜去。
宋荣笑道:“皇上当廷夺了内务府总管的官职,着其下官补上。如今内务府也不叫苦了。”
帝王恩宠之类,宋荣是没办法教导宋嘉言的,但,既然宋嘉言能将昭文帝弄到手,想来也自有手段。在宋荣看来,摸准帝王的心思比恩宠更加要紧,再漂亮的女人,也有年老色衰的时候,只要宋嘉言稳稳地坐稳后位,熬到太后,便是胜利者。
宋荣将老娘送往福闽,宋耀见到兄长的信,当天就打发长子宋嘉谦、次子宋嘉诫赶来帝都。
宋嘉谦与宋嘉让同龄,宋耀为他择了同僚之女为妻,书香门第陈家之女。陈氏女父为福州知府,算不得什么高官。不过,陈知府嫡亲的兄长在帝都为正三品大理寺卿。陈家在帝都也是中等人家儿,绝对算不得差。
宋嘉谦甫到帝都,他的差事便安排好了,通政司八品知事。官职不高,位置绝对不差。
宋嘉诫直接去禁卫军报到,任了个八品的小头目,绝对不显山不显水的位子。
皇后的娘家人,这样低调的安排,任御史也挑不出半分不是来。
宋嘉谦宋嘉诫来到帝都,大大地缓解了宋家在帝都的处境。哪怕两人官职不高,起码,皇后娘家还是有人的。当然,宋家这几个人手,相对于世家大族,有些单薄是真的。不过,家族单薄,在这个时候,并不是坏事。
宋嘉谦的老婆陈氏,与杜月娘、纪闵、许氏一处,除了料理家事,就是接待来客,整理宋嘉言的嫁妆。现在宋荣手里的银子,也就是往宋嘉言身上使了。宋嘉言自己也有银子,不过,宋嘉言并未太过张扬。她的嫁妆的确丰厚,但相对于皇后这个身份,纵使丰厚,也并没有离了格儿。
宋嘉言平日里也会见杜君与李睿,她书院的事是杜君在管,李睿则把着钱脉。哪怕宋荣也得感叹一声,不知不觉间,宋嘉言竟羽翼初成。
转眼间,立后大典已到。
立后大典绝对是大排场,礼部内务府昏天黑地地忙了三个月。
如今,宋嘉言腹中孩子已经七个月了。立后须吉日吉时。
早上起床,先用过参汤与点心,女官有条不紊并动作迅速地帮着宋嘉言妆扮。宋嘉言脸上的妆都是自己画的,头发与大礼服则由女官服侍。
纵使有女官觉着这样做仿佛不大妥当,也没人敢出声。能被派到宋嘉言身边的人,都不是傻瓜。这些宫人无不是人精中的人精。若宋嘉言是一介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闺秀,她们还有发挥的余地。这位主儿能在宫外就揣着皇子入主凤仪宫,聪明人,还是赶紧闭上嘴巴吧。
皇后凤辇已在外等候,宋荣等晚上只是小憩一时,听到宋嘉言院里有了动静,俱都在院中偏厅等候。如今见宋嘉言出来,众人纷纷起身。三层凤冠之下,宋嘉言的脸依旧平静淡然。
那个曾经聪慧中带着几分天真的小女孩儿,似乎只是一夕之间就成长为了宁静沉稳的少妇,望着宋嘉言眼中尽去的天真,宋荣心下蓦然一酸。
谁人都要长大,他曾经以为依他的地位,能够给子女足够漫长的成长时间,却不料宋嘉言是以这样坎坷波折的方式告别曾经的天真。
宋嘉言轻启朱唇,唤了声:“爹爹。”
宋荣眼睛微涩,道:“这些年,委屈你了。”清官尚且难断家务事,家是一个需要互相妥协的地方。曾经,宋荣就是这样要求家人的,却未料到今日儿女离散,各有伤痛。
“以后,再不会了。”宋嘉言道,“我此去宫闱,不能在爹爹身边服侍,爹爹保重身体。”
宋荣送宋嘉言出门。
按规矩,原本该是娘家兄弟背着宋嘉言送上皇后轿辇,虽然宋嘉让早已远走,借用一下宋嘉谦倒也没什么。只是,考虑到宋嘉言腹中的双生子,宋嘉言直接扶着女官的手走出去,上了凤辇,再由女官服侍着换了绣金镶玉的靴子。
秋高气爽的天气,清晨,不太热也不太冷。迎着一抹晨曦,浩浩荡荡的皇后仪驾驶向皇城正门,朱雀门。
朱雀门已是百官等候,昭文帝尚未露面,宋嘉言也只是坐于凤辇中等候。待昭文帝乘龙辇至朱雀门,再由内侍捧出中书省谕诏。宋嘉言下凤辇,恭听圣谕。其实,大概就是些客气话:“皇后之尊,与帝齐体,供奉天地,祗承宗庙……今宋氏秉端穆之懿,体河山之仪。今持节奉册,立肃承宗庙。度恭中馈,御导六宫,作范仪于四海。皇天无亲,维德是依,无替朕命,永终天禄。布告天下,咸使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