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 第13章(第10/12页)

宋嘉言一笑,拉着她的手道:“咱们去瞧瞧表姑吧,她的病总是不好,舅婆都急得不得了。”

宋嘉语心里感激宋嘉言,只是,对着宋嘉言,反倒是说不出感激的话来,便也一笑,随着大姐姐去看望辛竹筝了。

辛竹笙依旧是那副苍白无力的模样,大家说来说去都是套话。倒是遇到小纪氏的丫鬟惜红过来送东西,惜红笑道:“今秋的衣裳首饰已经做好了,太太叫奴婢给姑娘们送过来。”因辛竹筝是客,又是表姑的辈分,惜红从来都是先送辛竹筝这里。

宋嘉言笑道:“辛苦你了。”

惜红笑道:“奴婢分内之事,哪里敢当姑娘一声辛苦。”辛竹筝在病中,惜红请过安后,将衣裳首饰交给辛竹筝的丫鬟翠飞便告退了。她还得送两位姑娘的份呢。

宋嘉语笑道:“我们的你莫送了,我和大姐姐去太太那里瞧瞧,顺道跟太太说会儿话。”两姐妹也跟辛竹筝道了别,相约一道去小纪氏那里瞧今年的新首饰。

还是那句老话,宋荣素来舍得在女眷身上花钱。衣裳不必看,每次裁缝过来,什么样的料子、什么样的款式、什么样的绣花、什么样的镶边儿,都是她们姐妹自己说了算。那种同料同款的日子,早一去不复返。

就是首饰,每季都有镶宝石的头面,虽然不多,但,这些年积攒下来,姐妹两个都是私房丰厚。便是辛竹筝,来宋家这几年,首饰月钱绸缎庄的分红攒下来,怎么着也有上千两的私房了。

两姐妹守着首饰说了半晌这个怎么佩、那个怎么戴的话,方令丫鬟送到自己院子里,又去老太太院里陪老太太说话。

宋嘉言可以感受到宋嘉语身上的轻松与快乐,她与宋嘉语说的话并不是假的,难得糊涂,尽管小时候姐妹两个不是很融洽,不过,兄弟姐妹们渐渐长大,彼此并非仇人,而是同父的姐妹,她是真的希望宋嘉语能有一桩称心如意的婚事。

宋嘉言的婚事尚无着落,不过,宋嘉语的婚事定下来,也是一桩喜事。宋老太太虽然一直不大喜欢宋嘉语,但,这也是他们老宋家的骨血,老太太也为宋嘉语高兴。

倒是宋嘉诺私下感叹,杨三公子除了门第不错,余者实在平平。不过,因着杨家四十之前不纳妾的家规,宋嘉诺对这桩亲事表示了祝福。

只要宋嘉言不计较,宋嘉让也没说什么,那种以貌取人的小子,本就配不上他妹妹!

宋荣对小纪氏道:“戚家姑娘下月及笄,准备好及笄礼。聘礼什么的,也都整理出来。”宋嘉让定亲的聘礼,宋荣早就交代过小纪氏了。

小纪氏笑道:“一早儿就都备好了。”

宋荣对宋嘉让道:“待戚家姑娘及笄后,便与你们定亲。”

宋嘉让唇角一翘,高兴地应了。无他,他早寻了机会偷偷瞧过戚家姑娘,起码相貌是达到了宋嘉让心里的满意度。

宋嘉言、宋嘉语也纷纷望着宋嘉让笑。

宋嘉诺瞅瞅大哥,觉着很没面子。不过是要定亲,至于高兴成这样吗?以后,待到他娶媳妇时,定要比大哥哥更矜持才好,万不能露出这种嘴咧到后脑勺的傻样来!

转眼间,一儿一女的亲事都有了着落,宋荣与老太太都非常满意。

这晚,却是发生了一件令人为难的事。

天都黑了,小纪氏自老太太那儿回了主院儿,准备休息的时候,辛竹筝来了。宋荣这些时候都是歇在常青院,小纪氏瞧见辛竹筝,笑问:“你身子还未大安,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外头风凉呢。”

小纪氏说着话,就拉着辛竹筝到榻上坐。哪知辛竹筝膝盖一弯就顺着小纪氏的身子跪了下来,抱住小纪氏的双腿,泪流满面,抬起巴掌大的小脸儿哭道:“表嫂素来疼我,求表嫂再疼我一回吧。”

小纪氏真的很发愁,她初时笼络辛竹筝不过是为了跟宋嘉言互别苗头而已,如今再回头看,这种做法当真是傻透了。

辛竹筝的来意,她大约也是明白的。

看着哭成泪人儿的辛竹筝,小纪氏实在为难。辛竹筝泣道:“我知道自己出身不好,只是,表哥表嫂养我这几年,拿我当亲妹妹一般。我也念了些书本文章,知道说这些话不妥当,求求表嫂,就替我说一桩亲事吧。母亲年纪已经大了,并不常出门。哥哥又要娶嫂嫂,我实在,害怕得很……”

小纪氏死活扶了辛竹筝起来,叹道:“表妹这是什么话,我是你表嫂,都这样疼你了,将来,你亲嫂嫂只有更疼你的。”断没有越过爹娘,叫表哥表嫂给说亲的。何况,小纪氏心里明白,丈夫根本没有替辛竹筝安排亲事的意思。

辛竹筝轻轻啜泣着:“我也不知为何,以往在乡下家里,也有少女情思,觉着能嫁个地主就是我的福气了。如今跟着表嫂读了诗书、识了文字,我这心就总是不甘……表嫂,我该怎么办啊……”说着又是哭得死去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