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第8/15页)
阿兄不是没有耐心的人,但是只要关系自己,他往往会不计后果,陆希不愿意他这样,“阿兄,我太太曾今跟我说过,活人比逝去的人重要,大家族要顾及,但大部分时间要以小家为主。”
陆希直起身体,亲了亲他耳垂,“我爷爷说过,其他胜利都是虚假的,能等到最后结果的才是胜利者。”爷爷说这句话的时候,他的那些所谓的政敌几乎全死了,有了所谓的胜利又如何?他们最后的归宿就是那只小小的骨灰盒,所以爷爷跟她说,能熬到最后的人才是胜利者。人死如灯灭,死了就没有了,历史上多少胜利者就因为他们寿命长。陆希说的太太、爷爷是自己前世的长辈。
“太太、爷爷?”高严挑眉,“他们是谁?”怎么没听皎皎说过?
“就是几个长辈。”陆希说。
高严也没多问,皎皎的长辈太多了,无论走到那里,都有她的亲戚长辈。
“阿兄你什么时候走?”陆希不舍的问,高严也不是第一次出征了,每一次陆希都会为他担忧。
“今天下午就走。”高严说,不然他也不会让人把陆希叫出来了。
“这么快?”陆希微微吃惊,“难道崔振很棘手?”
“兵贵神速。崔振这些年在益州混的不错,他是郡尉手下兵不少。”
“益州?又是蜀郡,难道父亲当时没把孟达的旧部清理干净?”陆希问。
“他那时候为了得益州民心,没大肆清剿叛军,还收了两个当地大族的女儿。”高严毫不在意的在妻子面前揭自家老头的短,这件事压根就是老头子自己留下的隐患。
“父亲真是老当益壮。”陆希汗颜,她忍不住往高严怀里蹭了蹭,幸好阿兄不像他爹。
“老头子是太无聊了。”高严唇贴在陆希的太阳穴,要是他母亲死的不那么早,老头子也不一定会那么花心。他记得阿姊说过,阿娘在的时候,老头子身边连个通房都没有。
真是别致的打发无聊的方式,陆希不准备跟高严讨论,爱一个人是否该为那人守身这种事,几千年的代沟不是那么容易消除,她的想法在几千年后的现代还有很多人不认同。
高严当天就跟高团、刘铁、高昂兵分四路,直取各地民乱之地。赏梅宴结束后,高威也没让儿媳妇离开皇宫,横竖高严不在,她回蓟王府也没事,还不如留在宫里舒服,他顺便也能逗逗小孙女。
高元亮的婚事也让高后白天忙得几乎连喝水的时间都没了,陆希住在宫里正好被她抓了壮丁,连成氏都被高后逮着帮忙了,姑嫂三人忙了三个月总算将大兴立国迄今第一件盛世——太子娶妃给完美办好了。
高元亮成亲后,高峥的婚事也提上了日程,人选是高威和高元亮划定的魏家小娘子;高昂的女儿则嫁给了高威三子西平郡王的长子,也就是西平王世子。
陆希帮着高后忙完高元亮的亲事后,就想回蓟王府了,她留在皇宫的时间也的确够久了。
“你回去也好,宫里也没什么事忙了,蓟王府也不能离了女主人太久。”高丽华点头道,“把年年也带走吧。”
“好。”陆希还真担心高后舍不得年年,让她把女儿留在宫里。
高小粘糕一听说陆希要带她回家,欢呼了一声,奶声奶气的嘱咐小丫鬟要把她这些天收集的小玩具都带上,回家要跟小伙伴一起玩。
陆希听她嘴里那几个在蓟县的小朋友,叹了一口气,将女儿搂了过来,“年年,我们要回的是建康的蓟王府,不是蓟县的家?”
高年年困惑的看着陆希,她不理解为什么她会有两个家,在她心目中蓟县的家才是家,那里有年年养的各种小动物,还有年年的好朋友,虽然建康很多很多亲人,可她还是喜欢在蓟县,因为在那里她可以天天跟阿娘、耶耶在一起,阿兄要上学但也常会回来陪年年玩,不像现在她已经很久很久没见耶耶了,“阿娘,年年想耶耶、想回家。”高年年趴在陆希怀里小声说道,即使耶耶老跟她抢阿娘,年年还是想耶耶。
陆希听到女儿的话,眼泪都差落下来了,她又何尝不想回到从前呢,阿兄就算出门,也不会一出门就是大半年,更不会出现明明跟儿子在同一个地方,都看不到他们的情况,但事情都走到这一步了,大家都得到了好处,总要付出代价的,她亲了亲女儿的额头,“耶耶马上会回来了。”陆希稍稍打点了下,也没收拾多少东西,就让崧崧来接自己回蓟王府。
高崧崧也已经很久没见阿娘了,高严出京打仗了,可蓟王府还在运作,陆希在宫里管不了,拿主意的就只能是身为世子的高崧崧了,这段时间他忙得倒头就睡,一听陆希要出宫的消息,就欢喜的通知了高山山,兄弟两人让人套了马车就来接阿娘和阿妹,连马都不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