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册 第四十四章 孰与伐之(第11/15页)

[104]韦庄《思帝乡》:“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105]《梁书·列传第二十三高祖三王·萧确传》:“及(侯)景背盟复围城,城陷,确排闼入,启高祖曰:‘城已陷矣。’高祖曰:‘犹可一战不?’对曰:‘不可。臣向者亲格战,势不能禁,自缒下城,仅得至此。’高祖叹曰:‘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复何恨。’乃使确为慰劳文。”

[106]左思《招隐诗》:“杖策招隐士,荒涂横古今。岩穴无结构,丘中有鸣琴。白雪停阴冈,丹葩曜阳林。石泉漱琼瑶,纤鳞或浮沉。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秋菊兼糇粮,幽兰间重襟。踌躇足力烦,聊欲投吾簪。”

[107]刘方平《春怨》

[108]刘长卿《长门怨》

[109]李白《题江夏修静寺》

[110]李白《关山月》

[111]戴叔伦《关山月二首》

[112]《春秋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故《夏书》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惧失善也。”

[113]李白《白头吟》:“锦水东北流,波荡双鸳鸯。雄巢汉宫树,雌弄秦草芳。宁同万死碎绮翼,不忍云间两分张。此时阿娇正娇妒,独坐长门愁日暮。但愿君恩顾妾深,岂惜黄金买词赋。相如作赋得黄金,丈夫好新多异心。一朝将聘茂陵女,文君因赠白头吟。东流不作西归水,落花辞条羞故林。兔丝固无情,随风任倾倒。谁使女萝枝,而来强萦抱。两草犹一心,人心不如草。莫卷龙须席,从他生网丝。且留琥珀枕,或有梦来时。覆水再收岂满杯,弃妾已去难重回。古来得意不相负,只今惟见青陵台。”

[114]《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第四》:“舜戒禹曰‘邻哉邻哉’,言慎所近也。周公戒成王曰‘其朋其朋’,言慎所与也。”

[115]《墨子·经上第四十》:“任,士损己而益所为也。似,有以相撄,有不相撄也。”

[116]《周易·大过卦》:“上六:过涉灭顶,凶,无咎。”

[117]《三国志·魏书·董二袁刘传第六》:“裴松之注:朝廷仍下明诏,欲令和解,诏命不行,恩泽日损,而复欲辅乘舆于黄白城,此诚老夫所不解也。于易,一过为过,再为涉,三而弗改,灭其顶,凶。不如早共和解,引兵还屯,上安万乘,下全生民,岂不幸甚!”

[118]《后汉书·宗室四王三侯列传第四·刘縯传》:“今王莽未灭,而宗室相攻,是疑天下而自损权,非所以破莽也。且首兵唱号,鲜有能遂,陈胜、项籍,即其事也。”

[119]稺,同“稚”。

[120]《后汉书·周黄徐姜申屠列传第四十三·徐稺传》:“及(郭)林宗有母忧,(徐)稺往吊之,置生刍一束于庐前而去。众怪,不知其故。林宗曰:‘此必南州高士徐孺子也。《诗》不云乎?“生刍一束,其人如玉。”吾无德以堪之。’”

[121]《诗经·大雅·文王》:“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122]温庭筠《过新丰》:“一剑乘时帝业成,沛中乡里到咸京。寰区已作皇居贵,风月犹含白社情。泗水旧亭春草遍,千门遗瓦古苔生。至今留得离家恨,鸡犬相闻落照明。”

[123]《后汉书·后纪第十·明德马皇后》:“时后前母姊女贾氏亦以选入,生肃宗。帝以后无子,命令养之。谓曰:‘人未必当自生子,但患爱养不至耳。’后于是尽心抚育,劳悴过于所生。肃宗亦孝性淳笃,恩性天至,母子慈爱,始终无纤介之间。”

[124]《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至十一年》:“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母贵则子何以贵?子以母贵,母以子贵。”

[125]《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第一》:“时公粮少,与荀彧书,议欲还许。彧以为:‘绍悉众聚官渡,欲与公决胜败。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且绍,布衣之雄耳,能聚人而不能用。夫以公之神武明哲而辅以大顺,何向而不济!’公从之。”

[126]《春秋公羊传·襄公》:“阖庐曰:‘先君之所以不与子国而与弟者,凡为季子故也。将从先君之命与,则国宜之季子者也;如不从先君之命与,则我宜立者也,僚恶得为君乎?’于是使专诸刺僚,而致国乎季子。季子不受曰:‘尔弑吾君,吾受尔国,是吾与尔为篡也。尔杀吾兄,吾又杀尔,是父子兄弟相杀终身无已也。’去之延陵,终身不入吴国。”

[127]《史记·楚世家》:“夏,伐宋,宋告急于晋,晋救宋,成王罢归。将军子玉请战,成王曰:‘重耳亡居外久,卒得反国,天之所开,不可当。’子玉固请,乃与之少师而去。晋果败子玉于城濮。成王怒,诛子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