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第5/5页)

只要不换,就有文章可做。

他虽然未明说这话,众部将却瞬间领会了他的意思。

拓跋乌不会答应晋军以粮换俘的条件。

可是城头上的西魏士兵站不了那样的高度,想不了那么多,他们只能看着被俘的战友饿死在敌人的军营中。

两军对阵的高压之下,军心是最复杂且难以掌控,也是最容易发生变故,一旦产生不满和质疑,就再难以收拢,越发动摇。

原本处理战俘的选择权在晋军手中,兴许拓跋乌更想看到晋军饥餐胡虏肉,让西魏士兵们在哀兵之下,悲愤化为杀意,和晋军拼个你死我活。

然而萧怀瑾却将这个选择权,推给了拓跋乌——

以战俘来换粮食,换的不是粮食,而是动摇对方的意志。无论换不换,这都在所难免,可谓有些毒。拓跋乌自然也看得懂,此乃阳谋,可无论如何应对,都是败局。

萧怀瑾道:“西魏和汉人的士兵,还是有些不一样的。”

他们的家国归属感比晋国士兵还要低,他们崇尚勇士,走上沙场更多的是彰显勇武,而非汉军所崇尚的忠诚。

他忍不住想,所以当年开互市,实在是可惜,如果按着宋逸修原本定的政策,逐渐会有西魏的年轻人来晋国当雇佣兵。可惜互市被打断了,也就无缘得见。

但草原民族的军心,无疑更容易生乱,滋生不满、焦躁、同命相怜。

屠眉听着柳不辞讲拓跋乌可能会有的反应,不禁乐了。

难怪当初和她打个平手,看不出来,这人也是个土匪习性!一个流民帅主帅,一个土匪头子副将,耍起流氓来还挺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