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见宋长生(第2/3页)
今天的奏折也被丞相送了过来,那个男人聪明极了,上次只是因为没有给他开门,就被他和李斋怀疑。
他送来奏折时方姝目光始终望着窗外,学着皇上的语气,说了句‘放下吧’,把他打发走了。
平时的皇上似乎也经常如此,所以他没怀疑。
算侥幸,如果他再多问两句,比如‘皇上为什么烦?’之类的话,方姝肯定露馅。
怕是一回事,奏折都送来了,皇上肯定要处理奏折也是一回事,所以最好还是尽快换回来。
殷绯倒了杯茶,“用完膳后。”
替她顶了一个上午,已经有些适应,或者说疼的没那么厉害,他也有事要处理,大事和小事堆积在一起,不能再替她了。
“嗯。”这肯定是吃完饭午睡的意思,方姝跟着时间午睡就好。
“没别的事了?”殷绯又问。
方姝有些奇怪的瞧着他,这话本来应该她问的,因为是皇上先找来的,不过这不是重点,便点点头道,“没事了。”
“那我走了。”
他可能真的忘了是谁先找谁的,说的顺溜无比,走的也顺溜无比。
下了马车便朝后方走去,脚步缓慢,带了点优雅的意思。
有些人就是如此,天生贵气,即便换成了女儿身,也难掩骨子里的高贵。
午饭很简单,烤肉和绿豆汤,这个时代已经有了绿豆,绿豆汤也是贵人们常喝的东西。
方姝好久没喝了,一不小心喝了小两碗,然后躺着榻上满足的睡了过去。
殷绯也在睡,他受伤了,失血过多,整个人都是乏累的,上午是强撑着没睡而已。
一旦放松,也很快睡了过去。
再醒来是在自己的身体上,不远处是堆积如山的奏折,枕头下还放了一封信,将信搁在奏折上,最明显的位置,怕他忘了。
这是她鲜少的几次想让他帮忙,他不会让她失望的。
殷绯边批阅奏折,便让人去喊丞相。
*
上官云已经等候多时,他有预感,皇上会来找他,如果他和方姝之间是真的话,只有这么一条路。
他闲着无聊的时候帮他算过,无论哪条路都行不通,一定会遭到众大臣反对,只有这条。
长庆来时他已经做好了准备,没有意外,没有吃惊,拍了拍骑马太久,折出了痕迹的衣裳,跟着长庆觐见。
脚步声刚到,没等他行礼,殷绯便直接道,“进来吧。”
上官云提了衣摆进去。
马车很大,容纳得下俩人,还绰绰有余。
没空浪费时间,殷绯直言道,“有件事想请你帮忙。”
“让我认方姝为妹妹的事?”他也直言不讳。
殷绯挑眉,“你知道?”
“猜到了。”其实不难,他只要猜两个就好,第一,皇上和方姝之间没关系,是因为太后才救人的。
第二,有关系,以皇上的性子,一定会想办法给她名分。
一个宫女,怎么给,最多不过八品采女罢了,八品采女地位低下,在宫里怕是连个女官都能欺负。
她愿意,他都不会愿意,唯一的法子是给她头衔,提高她的身份。
但是他赏的头衔会落人话柄,太后也不会帮他,只能来找他了。
只有认成了他丞相府的妹妹,进宫才能名正言顺,不会有人觉得不配。
殷绯摇头,“我要你认成失散多年的亲妹妹。”
上官云有些意外,他想过皇上会在乎她,没想到会这么在乎。
义妹和亲妹的区别大了去了,义妹可以有很多,想怎么认怎么认,亲妹只有一个,而且他府上血脉不怎么旺盛,基本都是一脉单传,保持了好几代人。
他爹是,他爷爷也是,太爷还是。
就像受了诅咒似的,因为血脉单薄,所以历代皇帝都不怎么防备着他们,第一,一个人玩不转。
第二,因为一个人,所以比较珍惜小命,毕竟要为上官家留后。
这也意味着上官家的血脉格外珍惜,惹了一个,会牵扯出前几代枭雄。
虎父无犬子,他爹,和他爷爷都不是省油的灯。
这个亲妹妹,份量很重。
“我倒是没意见。”如果真的有意见,在猜中之后就会找其它借口避开,装睡,借口公务繁忙,掉队之类的。
一脉单传,意味着他从小到大都是孤零零的,李斋回去后有两个熊孩子迎着他,他回去之后整个府上空荡荡的,一个人都没有,爹忙着公务,娘喜欢跟她的几个闺中密友闲聚。
从来不带他,他也不喜欢那种环境,比起自己的家,他更愿意去李斋家。
李斋家两个孩子,能闹上天,想停歇停歇都不可能。
李斋说羡慕他的生活,在上官府内,所有人都围着他转,瞎了似的吹嘘他这好那好。
他倒不觉得自己多好,事实上他对什么都很淡,没什么功利心,每次的成绩都很稳,身为大臣的儿子,自然不能有太子厉害,所以他的各方面始终位居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