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第4/4页)
等进了前厅,霍湛就松开了魏宁的手,小跑着去了霍云岚面前,乖巧的把信递过去:“姐姐,爹娘来信了,说小花又孵了一窝小鸡!”
霍云岚闻言便笑:“真的?快拿来我瞅瞅。”而后霍云岚便结果了家书,细细查看。
待看完,霍云岚便觉得中间好像少了一页,爹爹最后的话只说了半句似的。
不过信纸偶尔少放进去一张也是常事,霍云岚半点疑惑都无,只管笑着将信收起。
霍湛看了她一眼,待霍云岚看过来时便扬起笑脸,接着就跑去找魏四郎了。
等套好马车,一行人便分别上车赶往贡院。
去的时候,那里已经围了些人。
周围有官兵把守,因着金榜以后要完整封存,这会儿便让看榜的人不能过于靠近,免得损坏金榜,而在旁边,站着一位官员,以备不时之需。
毕竟这科举乃是人生大事,哪怕是乡试放榜以后都有过当场因为大喜大悲而疯癫的,这殿试非同小可,纵然最次也能有个同进士出身,不至于落榜,可假使有人因为上榜闹出了什么乱子来,也好有人去收拾料理。
而霍云岚挑开帘子往外看时,就瞧见在人群外面停着不少马车。
那些马车有些霍云岚认得,有些不认得,但是看车舆装饰就知道每个人家的家境都不尽相同。
想来这便是榜下捉婿的人了。
其实说是捉婿,却也不至于真的捆起来绑回家拜堂成亲,还是要问一问的,大约就是当面相看亲事,点头就会带走当自家姑爷。
这些进士老爷里可并非人人都能有个好身家背景,假使这会儿能被个好些的岳家挑中,能得以寻了倚仗,那也是人生幸事,对以后的官途有益无害。
而魏家马车来的时候,也吸引了不少目光。
几位郎君都是气质端方,瞧着便是与旁人不同。
可是无论是认识不认识的,都不敢打魏家人的主意。
知道的自然是清楚魏诚有娘子,也忌惮魏将军的凶名,不清楚的也都听说过会试结束后贡院前的那一幕,认得出魏诚身边的那个黑面庞的少年郎。
这可是能扛着个人大步流星的厉害人物,定然孔武有力。
有他在,自然没人敢近魏诚的身。
魏诚倒没觉察出旁人对自己的打量,而是往里面站了一些,这样才瞧得清楚。
饶是他寻常沉稳过人,但是如今金榜在前,也难免有些紧张。
对读书人来说,殿试不单单是名词之争,还是对自己的多年苦读做出的回报。
哪怕心里清楚,以后的仕途并不会因为一场殿试的名次而决定,可是作为读书人,谁不想要挤到一甲里头去呢。
而且更为现实的是,一甲留任都城,二甲六部待定,三甲多半是要外放为官。
能在都城里当官自然是最好的。
不过因着人多,谁也没想过要让他们,一时间也挤不进去。
哪怕魏临手下多得是武艺高强的侍卫,但眼前这些可都是读书人,以后要为官做宰的,自己也不好仗着官身要便宜。
好在自己是个眼神好的,细细看也就是了。
就是金榜有点长,百来个人,每个都要写清楚名次姓名,甚至籍贯亲族,这才铺了整墙。
他们站着的是中段,只能看到一半。
而虎头因着身子矮小,年纪也小,便只能在后面干瞪眼,却没法近前。
瞧不清,便只好奶声奶气的喊:“爹爹,哪儿呢,哪儿呢!”
魏诚便扭过头,对着自家儿子温声道:“慢慢找,不着急。”
魏四郎则是个热烈脾气,直接把虎头抱起来,让他骑在自己脖子上,道:“来,虎头帮你爹爹找找。”
霍云岚见了,纵然这会儿也跟着忐忑,可还是笑了起来。
但就在这时,虎头突然伸出手,脆声道:“爹爹,我瞧见你了!”
魏诚一愣,魏四郎也昂头看着虎头道:“小家伙,莫要乱说,你哪里认得字?”
虎头却是瞪大了眼睛:“我跟湛哥哥读,认得爹爹的名字的。”
魏诚也记起这个,正想问自己在那里,而后就顺着儿子的手看到了他的名姓。
霍云岚也跟着瞧过去,而后用帕子捂住了嘴,另一只手紧紧抓住了魏临的衣袖。
怪不得一直没找到,因为魏二郎的名字在前头呢。
在那里,赫然写着——
魏诚,第一甲,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