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第3/6页)

随着日子一天天的过,中秋也近在眼前了,比起开学前的燥热,现在天气凉爽了许多。

最近秦玲玲又想到了几个款式,打算推出中秋新款,上面会有应中秋节的饰品加在里头。

秦玲玲这款设计给几个舍友看了,他们都表示支持,说很好看。

“这次肯定能卖的更好。”李枝说。

沈漫漫也喜欢其中一个款式,说,“这款做出了产品的时候,我也要买一条戴上,你到时候再弄一个黑色的,就更好了。”

沈漫漫说的那一款,是上面有一个玉兔图案的饰品,这个饰品也是她和顾铮逛街的时候,无意中在一个图纸上看见小兔子的,这让她联想到了中秋嫦娥手上的那只玉兔。

中秋是国人传统团圆的节日,已经流传了上千年了,而关于月亮嫦娥的神话传说,一直都在。

所以,回到家之后,秦玲玲就把这一个玉兔款画了下来。

只是画下来之后,也不是成品,还需要找这些饰品,串在红绳上。

秦玲玲做了小半年的红绳,加上采购各种材料饰品,时间也长了,认识的人多了许多,所以画了一个款,她就去找了。

可惜的是,市面上并没有这一款东西,要是在后世,她只需要跟厂家定制就可以了,现在定制却不像后世那么容易。

最后,是顾铮看她跑的焦头烂额,忍不住问道:“要不,你把这兔子简单点,然后让木匠用木头打磨出来,石头要更麻烦,而且,木头会更适合搭配在手绳上”

顾铮这一言提醒了秦玲玲,现在不像后世那么容易找材料,小小的玉石一类,要在这个年代做个小兔子,还是自己去找人,并不容易,不说能不能做这么个小兔子,就说这石头,也不好找啊。但是,如果换成是木头的话……就容易多了。

“你说的对,我只想着用石头代替,却忘了,其实木头也可以的,像桃木什么的,寓意好,也容易找。”

秦玲玲说着就干,是个行动派的,直接就摆脱朋友帮忙找寻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到制作桃木一类饰品的工匠。

还别说,真让她找到了。

不过不是她自己找的,而是通过李芳找的,李芳刚好认识这么一个人,所以给秦玲玲说了。

“不过我也不知道他能不能接你的活,平时他都不做这些小物件了,有人找他,他也不干这些活了,我就以前知道他以前是做过这些的。”

虽然不确定对方到底还接不接活,不过秦玲玲还是让李芳告诉她地址,自己亲自去找人。

她是直接带着自己的手绳过去的,顾铮本来说要陪同她过来,但是周六那天,他工作上还有事情,秦玲玲就让李芳陪着自己去了。

到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对方家里住的比较偏僻,在村子的尾部,那边就这么一家人,村子的其他人都离的远远的。

听说秦玲玲找的是那个老头,村民都好奇,询问秦玲玲他们是谁?怎么来找那怪脾气老头?

秦玲玲说明了来意,村民却让她别白费心思,“那倔老头,不可能给你做这些玩意的,当年他要不做这些东西,现在也不至于过这样。”

秦玲玲不解,朝李芳看了过去。

李芳也不懂怎么回事,摇头说道:“我也不知道。”

不过既然来了,秦玲玲就没想放弃,对对方说道:“不管怎么样,我还是想去见李大爷一下,跟他说说。”

那村民见状,倒没有再劝,帮忙领他们前去。

路上,秦玲玲询问了这领路的大叔,了解了一下那位叫李大爷的事情。

听说,这李大爷是七八年前来到这里的,独身一个人,而且脾气比较古怪,虽然不至于和村民有冲突,但是也不爱说话,所以和他接触的少。

他之所以在这里定居,是村子的支书带过来,平时他就爱倒腾这些木头之类的,家里有很多乱七八糟的工具,除了上工干活,其他时间都干这些,这两年,他年纪大了,也没什么能力,能干活的时候就干点,村子可怜他,给了他一块地,他平时也能解决吃饭的问题。

不过正是因为他常和这些木头打交道,所以这么多年了,他也只能说是饿不死,却也吃不饱。

村民大叔还说,“要不是这些年支书那一家人支援着他点,他早饿死了。不过他心地也好的,谁家要有困难,能帮得上忙的地方,他肯定不会拒绝,而且他还会点药草医术的,平时大家家里谁有个头疼脑热,都会来请教他,帮忙出点主意,他每次都拿捏的挺厉害的,我们一起也怀疑他是个医生,不过他说不是,就会点草药,简单的,他能帮忙看看,复杂的,还得让我们去医院。”

一路上,村民大叔对这倔李老头有褒有贬,反正人倒是不错的,但是脾气古怪,除了支书家的,能和他比较正常沟通,他们也就是问药的时候,他会多说两句,不过年纪越大,他脾气就越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