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生枝节(第4/37页)
“难道送小女回曲靖都不行吗?”
就算云南府周围遍布埋伏,也不代表云南十三府的府、州、县都是危险的。
沐晟深深看着她:“随着传信官一路从曲靖绕道来东川府,这段路的行程也跟着暴露了。而且你认为在云南府到东川之间阻截传信官的人,是那氏家族派出来的?元江府就算再厉害,也不可能将眼线抛得这么远,更多不可估计的力量已经逐渐加入了战局。”
跟元江府交好的土司府不占少数,而那些土司府盘踞在官道、村镇的周边,根本无法做到一一防御。
“可小女只是沈家流落在外又被寻回的女儿,什么元江府,什么黔宁王府,这一切原本就与小女无关。而小女已经离家太久,真的想回去了……”寥落的话音,从檀唇滑落。
她低下头,眼底是心灰意冷的失望和哀伤。
其实沐晟和那个传信来的校尉说得都没错,现在这个形势谁擅自在云南行走就是自找麻烦。待在东川府、待在他身边才是最安全的。就算她不怕死,正要毕其功于一役的沐晟,可能再派兵力分神护送她闯过重重包围去沈家吗?
可她想她的爹爹,在铁马金戈血雨腥风的战争之后,还要让那么耿直的人周旋在波诡云谲的庙堂官场。她担心他会不会被同僚挤对指摘,她担心他会不会忙于公务就忘了用膳,会不会又彻夜饮酒伤了身体……而她的爹爹还一直心心念念盼着她回家。
这些,面前的人不会懂。
她也永远都不能开口跟他讲。
就在这时,门外忽然响起叩门声。
沐晟想要抚摸她发颤的手,停在半空中,半晌,转身去开门。门外是传信官阿普居木,站得笔直,目不斜视地说道:“王爷,东川府卫所的几位将军到了,均在议事厅等候。”
“好,本王即刻就到。”
沐晟从梨木架上拿起大氅,在临出门前看向她。
朱明月始终站在窗前,泛白的阳光斜斜地洒在她身上,勾勒出一道弱不胜衣的落寞背影。
在议事厅等待召见的四个人,均是驻扎在东川府城外的卫所武官:卫指挥使廖商、指挥佥事傅东屏和卫镇抚白珈,还有之前负责护送朱明月的百户长孟廉生。他们一个是正三品武官,一个是正四品文官转调武职,余下两人中白珈是从五品,孟廉生是正六品,而前两者的官阶比孙兆康还高。
当一行四个人身着威武甲胄踏进府宅时,门口把守的侍卫惊得跟什么似的。
“都说文人附庸风雅、最喜好奢华享受,眼见上一任知府在时,这处府宅还不是这样,孙知府到任后一经修葺,却是让人认都认不出来了。”
傅东屏摸着下巴,从厅内望向外面的亭台楼阁、假山池塘、廊腰缦回,山山水水尽收眼底,显得气派雅致,美不胜收。
孟廉生惊讶道:“上一任?傅镇抚十年前就是东川驻军了!”
白珈道:“他这个卫镇抚啊,以前是干土匪的,在湖广一带打家劫舍,好勇斗狠,无法无天。后来遇到廖头领兵去围剿,结果老傅遣散了那伙匪寇,自己投到了廖头麾下。”
孟廉生对傅东屏不可思议的背景感到惊诧,那厢傅东屏咂着嘴道:“谁让我一直仰慕廖头的忠勇武略、刚正端直,打从遇见那天就一直死心塌地追随他,从湖广到滇黔,又到川蜀,后来就在东川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一待就是十几年……”
说到后来,傅东屏感到很郁闷。
“这么说,你和廖头也算是黔宁王府的老部下了。”孟廉生“嘿嘿”笑道。
傅东屏挑了挑眉毛:“从老西平侯到嗣位的黔宁王沐春,再到现在的小沐王爷,沐家在滇二十年,而咱们在滇蜀卫所也已经驻扎了十五年。你说是不是老交情?”
他说完,侧面有一记眼神瞟过来。后者即刻改口道:“不不不,是以黔宁王府马首是瞻,始终在王爷的带领下恪尽职守、奋勇杀敌!”
傅东屏在说这话时,沐晟刚好前脚踏进门槛。
孟廉生心道,这就是所谓的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傅佥事的脸皮可真厚。
一直没再搭茬、似在观赏墙壁上挂画的白珈,在这时忽然大喝一声:“说得好,算我一个!”
……
沐晟后脚踏进厅内,傅东屏等人也收起了嬉皮笑脸的神色,四个人一同肃然起身,恭恭敬敬地行了个军礼。
“几位请坐。本王将几位请到这儿来,是因为收到了来自云南府的消息,有二十几名商贾在楚雄府被那氏的武士劫走,至今生死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