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第6/7页)

“陛下,寇天师还在泰山之顶闭关,要明年正月上元节才会出关。”

“哪怕藏在山洞里也要给我挖出来!我的将军出事了,他怎么还能悠然自得的闭关!他能救他一次,不能救他两次吗?他的预言呢,坏了?”

拓跋焘咆哮着,像个无理取闹的小孩子。赵常侍伺候他几十年,知道他就是这个暴躁的脾气,也不抵他的风头,只是低下头先不逆着他的毛。

窦太后的慈安宫里,贺穆兰依然是满面通红的蹙着眉头,一双眼皮像是被胶水粘住了,就连御医想要掀开眼皮看看眼白都很困难。

刹那间,拓跋焘发现贺穆兰的眼角有光芒闪过,他弯下身子,还以为是自己眼花了,再仔细一看,竟是眼角慢慢地泌出了一滴泪珠,从那通红的脸庞上轻轻滑落。

花木兰哭了?

拓跋焘震惊地立在贺穆兰的榻边,不知她为何会流泪。

他的眼前还浮现着她在花家小屋里发誓要为他效忠的一幕,那时她也是热泪盈眶,而他踌躇满志……

然而事情过去还没有多久,这位风华正茂的将军就这样躺在了这里。

到底是谁暗下毒手?

是不愿年轻寒族出头的鲜卑贵族?

还是对花木兰擅闯崔浩府邸而心有怨恨的汉人?

还是北凉、北燕、柔然这些惧怕花木兰力量的敌国势力?

总不能是胡夏的余孽吧!

拓跋焘越想心中越心乱如麻,只觉得满世界都是他和花木兰要面对的敌人。

可恶!

他明明已经这么小心的庇护着他了!

拓跋焘咬的牙齿都在嘎吱嘎吱响,赵常侍都在考虑是不是要把窦太后请来安抚一二……

就在这时,一位宿卫急急忙忙地立在殿外,对着宫室大声禀报起来。

“陛下,北凉使臣里有一僧人在宫门外求见,说是知道花将军为何昏厥!”

这一声如雷贯耳,击的满室之人全部露出希望的表情。

拓跋焘已经顾不得怎么会是个僧人了,连忙出声发问:“是哪个僧人?北凉人吗?快快请进来!”

“不是北凉人,看起来像是西域人,文书上写的是昙无谶。”

北凉僧人做官都有的,使臣里有个和尚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一听到那僧人的名字,魏国宫中的一个僧医肃然起敬,念了句佛号就站起身,竟然开始整理起自己的衣衫来了。

拓跋焘见到这位僧医这么慎重,不由得对即将到来的僧人也期待起来。

昙无谶是个四十来岁的精瘦和尚,和所有天竺来的和尚一样,他的皮肤比中原人要黑,身材也很瘦小,只有一双眼睛里蕴藏着智慧的光芒。

昙无谶的衣衫凌乱,袖子甚至裂了一大块,一望便知是之前和人有过拉扯。

想来他过来的过程不怎么愉快,甚至和人发生过争执,这才成功的见到了拓跋焘,也见到了贺穆兰。

但拓跋焘如今不想知道昙无谶经历了什么,只是在客套的寒暄之后,拉着昙无谶去诊断贺穆兰。

片刻之后,一边解释了来龙去脉,一边细心用自己的神通对贺穆兰做出诸多呼唤的昙无谶,面色苍白地宣布了自己的无能为力。

“哎,是我本事不济,唤不醒花将军。我不该试图更改天意,最终害人害己,我真是罪孽深重,无法向佛祖赎罪了。”

迷迷糊糊间,一个中年人的声音在贺穆兰的耳边幽幽响起。

“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吗?”

“我精通《涅槃经》,已经用涅槃之术照进花将军的神识,让她借由明晓‘本心’来唤醒‘本识’。照理说,她在梦中见到过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应该就会明白自己必须要醒来,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他就是不醒……”

昙无谶对自己的术法是很自信的,也知道贺穆兰为何会昏迷不醒,无非就是力量过于膨胀,这种膨胀的力量只要她醒来后,想法子通过锻炼加强自身、再快速消耗掉一部分,就可以不危及性命。

但若真醒不过来,说不得就要真气爆裂而亡了。

“我动了‘好胜之心’,又想借敦煌太守的力量为我佛修建佛窟,犯了大戒,若花将军再没有醒来,陛下杀了我便是。”

昙无谶眨了眨眼,很从容的说道。

“昙无谶大师愿意不顾北凉国诸人的反对只身入宫,已经是花木兰天大的造化。若真醒不来……”

拓跋焘静静地眯上眼睛,眼神里全是暴虐残酷的意味。

这位年轻的帝王虽然一贯表现出宽宏的一面,但谁也不会忘了他也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君王。

鲜卑人嗜血而喜欢征服的血液流淌在他的全身里,只不过被他的理智和智慧小心隐藏,可偶有锋芒毕露……

“我会让北凉再不存于这个世上。”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

昙无谶被这样的皇帝所震慑,露出害怕的表情。他只是一个游走四方的僧人,以翻译经文和弘扬佛教而奉献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