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第3/4页)
宋国并非像魏国一般有职业的军户,春夏秋都在耕种,并不能打仗,只有冬天可以抽调大批募兵。经过五胡乱华,整个中原大地人口锐减,即使是南方也没有休养过来,刘宋几代汉臣禅精竭虑,远交近攻,想尽一切办法拖延北魏吞灭周边六国的速度,可往往总是天不遂人愿。
就好似天下的气运都给那拓跋焘一个人占了,每每欲要置之于死地之时,总能转危为安。
这么一个鲁莽好功的皇帝,御驾亲征身先士卒也不知伤了多少次,就没有一次能让他死!
朔州一战,宋国动用大批财帛,又将国中训练已久、聪颖机变的使者广布北凉、胡夏、西秦、北燕各国,到最后,也只说动了胡夏和柔然千里一战,若其余诸国都在那时发兵齐齐包围拓跋焘的羽林军,又何来后来的事情?
几次三番这般失败,饶是柳元景毅力过人,心中也有些不安。
他是相信“命运”这种事的。
这一百年来,天运就像是故意要蹂躏一番汉人,竟让这些蛮夷凌辱着神州大地,而且每每出现英主,连汉人都忘了祖宗,愿意为之效力。
柳元景正在心中叹气,大檀开口对他说道:“柳先生,我们今夜一过,就要拔营向西了,你们答应的东西,希望能在秋天到来之前送到。”
他叫来自己的幼子,今年才十七岁的婆门。
“我死后,若吴提没有回返,他便是新任的大汗。他会在北凉以北安置族人,我们和北凉也有盟约……”
“物资会从北凉进入柔然,大汉不必担忧。”
大檀咳嗽了几声,握住儿子的手,像是这样做,他身上年轻的生命力就会涌入他的身体一般。
婆门上面有强悍的哥哥,从未想过有一天会登上汗位,即使这几天大檀一直在传授他以后如何做的经验,可心中还是惴惴不安。
父亲冰冷的手握着,让他更感觉前途一片黑暗。
“先生今夜要走?”
“是,大汗明日向西,我却必须要想法子去南边看看……”
“报!报!大汗!鲜卑人派出使者来了!”
皮室大帐外惊叫声连连响起,显然有一群柔然人惊慌失措,连话都说不清楚了。
“大汗,他们发现我们了!大汗!”
“汗父,疼……”
婆门挣扎了一下,发现挣不脱父亲的手,只得咬牙忍着。
“来人,先送先生和王子走。”
大檀立刻点出一百精壮的死士,对怔愣了一下的柳元景说道:“有他们保护,先生向南应该无虞。你曾发下毒誓,请务必记得你的誓言!”
柳元景知道大檀是担忧鲜卑人已经围困了这里,急着将他送进去,当下也不客气,道了声谢,急急忙忙拉着婆门,跟着几位武士从后帐离开。
可怜婆门连最后见一眼母亲都没做到,临走之时也身无长物,就这么被拉出了帐外。
大檀叹了口气,他知道被鲜卑人发现了王帐,覆灭也就是顷刻之间的事情,只是不知道现在能不能稳住使者,先假装投降,等寻到机会,再往西逃……
难不成,柔然真要毁在他的手里?
贺穆兰换了夏将军给的那身夏衣,衣着光鲜的跟在素和君身后,由一群柔然精骑引着,往正中而去。
至今贺穆兰还觉得素和君是个很神奇的人,这个人在柔然到处招摇撞骗,一下子是柔然王庭的使者,一下子是鲜卑来的商人,他的两匹马上装的不是食物,而是符合各种身份的装扮和信物。
贺穆兰甚至看到他还带着一袋宝石。那一袋宝石任意拿一颗出来做成戒指,都能让后世那些明星名媛陷入疯狂。而他只是随便放在自己的皮囊包裹里,像是破石头一样塞在里面。
贺穆兰问他时,他说有些民族不爱宝石爱黄金,有的不爱黄金爱宝石,他出来行走,总要随身带上一点,以备不时之需。
随身带上一点,呵呵。
刚刚脱离赤贫没多久的贺穆兰表示羡慕嫉妒恨。
此时的素和君穿着一身鲜卑高官的服饰,而贺穆兰则充作他的亲卫。同和他作为亲卫的,是虎贲军里武艺最高的十几个将士。
贺穆兰一群小伙伴里,武艺最高的是那罗浑和杀鬼,然后却排不上阿单志奇等人,而是虎贲军一些资历极老的将士。
他们也许不是最厉害的,确实久战之后顺利生存下来的勇士。要想在千军万马中活下来,每个人都有一些自己的独门本事。
素和君找的就是这么一群都有自己本事的老兵,陪着他一起去“冒险”。
当然,最大的杀手锏是贺穆兰。
正如素和君所说,像“花木兰”这样丢在人堆里都找不到的人,谁能猜到就是那大名鼎鼎生擒鬼方的猛将呢?
她既不高大,也不魁梧,甚至连什么“龙精虎猛”之气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