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第8/8页)
拓跋焘已经开始和敌人交手,崔浩见此时已经不是添不添乱的事情了,立刻卷起袖子,拿起弓箭也开始射击。
这时士族的君子六艺里,“射”是必学的,文臣们见崔浩已经开始还击,便也各自拿剑的拿剑,拿弓的拿弓,以保护皇帝的安危。
一场恶战让双方都要力竭,就在此时,忽听得远处呜呜呜地传来一阵尖锐急促的号角之声。
一众人等都在死战,一听到这号角之声,蓦然间轰的一声,同时朝着号角方向看去,脸上均有惊惶之色。
那号角之声从西方传来,而西方是夏国的方向,谁也不知道,这一声号角是哪一方的援军。
号角之声乍响后,初听还在十余里外,第二次响起已经近了数里,第三次响起又近了数里,便是天下再快的马,再强的骑兵,也绝无如此迅捷之理。
拓跋焘惯用骑兵,听到号角声响起三声,顿时大喜过望。
号角连响,说明已经有援军到了近前,只是骑兵不似步兵,马力有好有坏,援军也是有快有慢,来的快的在前面,来的慢的在后面。掉队在后面的部队用号角发出声音,前面的部队用号角声指引正确的方向,所以号角声才一声近似一声。
最近的那一声已经就在眼前,说明有善于疾行的部队已经抵达了。
随着西方的号角声起,北面也开始传出号角之声,听声不过十里左右,号角飞传,传到最近之处,便陡然收声。
若说西边来的可能是夏国人,那北面来的,绝对不会是敌人了。
羽林军和宿卫军欢呼震天,赫连定的部队本来已经拼杀到拓跋焘的近前,猛听得号角之声频传,突然间鸦雀无声。
拓跋焘狂声大笑,指着赫连定大叫:
“你如今投降,我定饶你麾下众将士不死。”
他心中不屑蠕蠕,却十分看重赫连定,想要留下这个人才,是以只对赫连定招降,声音极为响亮。
西边的大地已经开始颤抖,号令官将拓跋焘的号令传下去,但听得一句“投降不死”的号令变成十句,十句变成百句,百句变成前句,声音越来越大,满世界都是“投降不死”之声。
声音如此传递,却依然严整有序,足见羽林军的素质之强。
赫连定脸上又红又白,号角乍起的时候他就知道不对,因为夏国再无援兵可用。
刹那间,他的那口血终于没有撑住,猛地喷了出去!
随着胸口之血喷出去的,还有他硬生生咬碎的几颗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