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前缘散(第7/7页)

薄罗便将今日在街上打听的尽数说了出来:“这是好几天之前的事情了,谢家瓷器铺子有人闹事,店里伙计失手伤人,郎中来看时已经断气了。死的那个是霍家花圃里的仆从,此刻那伙计已经送往官府处置,有人说他在牢狱里一口咬定是谢家指使行凶,也有人说,他是鉴定瓷器的行家,所以,谢家才不顾是非,一定要把他救出来,总之这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好些天都没人敢去他那儿进货,也不知如今解决了没有。”

宋瑜一门心思都在她一句话上,前因后果甚至都没听明白:“你说死的是谁的仆从?”

薄罗便又道了一遍:“霍家。”

宋瑜如坠谷底,周身都是黑茫茫一片,从脚底泛上冰冷寒意,很快便传遍全身。

薄罗没注意到她的变化,自顾自地解说:“没想到里面竟有这样的内情,看来谢家也有苦衷……可他们怎能不商量便自作主张呢,闹得两家脸上都不好看……”

说罢她见宋瑜没有反应,只是盯着一处出神,她以为是自己说话触到姑娘痛处,忙不迭改口:“可无论如何谢家都太过分了,谢家活该如此!”

她才说完,宋瑜便猛地站起身问道:“宋琛呢?”

薄罗很快想了想道:“小少爷一早便跟着大公子出门了,看样子不到傍晚不会回来。”

宋瑜闻言顿住脚步,心烦意乱地抠着指甲上的丹蔻,眉头蹙得紧紧的,似在想心事。

她想见谢昌一面,想问清楚其中内情,两家婚姻虽已无法挽回,但自己不能不明不白……更重要的是,她想知道此事跟霍川有无关系。

然而没有宋琛,她根本无法和谢昌见面,她思量再三唯有写了封书信让人送去。

信里内容十分精简,是她权衡再三才写下的:闻听城内风语,只想知道是否属实。落款时她想了又想,在底下写上一行娟秀小字:宋家三娘。

薄罗细心将信漆封,送出府外。她的门路多,一张巧嘴能说会道,不出多时便将事情办妥。当天下午有人送来回信,她眼巴巴地送到宋瑜跟前,一脸邀功。

宋瑜打开看,一个“是”字蓦然出现眼前,使得她半晌没能回过神来。再往下看还有一句话:家父曾寻访霍家,对方只提了这一要求。谢家如今正逢多难时期,实在不能再连累宋家。

宋瑜许久才反应过来,他说的是谢家不愿牵连宋家一事,这方法确实好,谢家退亲,足以将宋家从舆论泥沼中一把拉了出来。事到如今她才知道怎么回事,将信封放在烛火上,不一会儿便烧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