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秦二,你想建功立业否?……(第2/3页)

可惜等不到秋季了。

黛黎和他一同往前走,“尘爆一事,你得做到滴水不漏,否则就是主动将把柄递给朝廷。”

秦邵宗笑道,“当初若非得夫人指点,我也不知晓尘爆的内幕。长安那群蠹虫目光短浅,更不会知晓。不过具体操作,我还需和先生们仔细商量,却保此事万无一失。”

黛黎担忧道,“青莲教分布极广,长安必定也有他们的教徒。屋舍倒塌后,要不了多久他们就知晓真正原因。”

秦邵宗沉默了片刻:“知晓是一回事,有证据又是一回事。口说无凭,这盆脏水我定不会认,且到时我大概已入京。”

二人边走边聊,不知不觉回到主院。

夜幕降临,分居于正房前院两侧的白玉灯里嵌了蜡烛,在周围洒出一个柔和的光圈。某个时刻,两道身影一同闯入光圈里,一高一矮,一起从后往前移动,逐渐趋向外人无法插入的同频。

晚饭消食完毕,今日没睡午觉的黛黎打了个哈欠,打算洗洗睡。

对了,床榻!

黛黎快步走进内间,果不其然先前被秦邵宗折腾成碎木的大床,坏掉的雕花床沿神不知鬼不觉的更换完毕。

崭新如初,好像之前的一切都是一场离奇的梦。

黛黎满意地笑。

好吧,不用“好像”,那事就是一个荒唐的怪梦!反正除了监工的碧珀,再也没有别的人会知晓。

“夫人,今日木匠来修榻时,莫都尉进来了……”碧珀的声音很小。

黛黎仿佛被惊雷击中,呆若木鸡,好半晌才像老旧的机械一般缓缓转过头来,“你、你方才说什么?”

秦邵宗也怔住。

碧珀硬着头皮又说了一遍,还把后来她从胡豹口中了解到的事情的来龙去脉一并说了。

黛黎想起今日早上莫延云的异样,绝望地闭上眼睛,她闭着眼往床榻方向走,“噗”地一声倒在上面,再拉过旁边的被子把自己连同脑袋一起裹好,包裹成一个蚕蛹。

秦邵宗惊讶过后反而笑了。

他上前抓住锦被的一角,轻轻地拽,“夫人,那事既已成定局,不如且当它拂面风,由它过去,不必介怀。”

裹成蚕蛹的人没说话,但被他抓着的被子明显有一股往回收的力。

秦邵宗转头对一旁的碧珀说:“无需你伺候,下去吧。”

待女婢离开,秦邵宗直接把被子里的黛黎剥出来,让她坐在自己腿上,“是莫延云那厮不讲规矩在先,错也是他的错,夫人何必拿旁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黛黎错愕地看着秦邵宗,见这罪魁祸首半点不虚,三言两语就把错都归在莫延云身上,不由问:“秦长庚,你是不是少了一段记忆?”

秦邵宗心知肚明她说什么,不过不接这话,“擅闯上峰住处,礼法何在?明日我定狠狠罚莫延云那厮。”

黛黎:“……”

黛黎叹为观止,“不愧是短短一下午就想出应对之策的英才。倘若以后你这北地之主当不下去,可以去当个游说先生,以君舌上生花的诡辩之才,也定能享誉天下。”

他忽地扬眉,“何需日后,我今晚就当游说先生。”

话毕,他一个饿虎扑食将人摁倒。

黛黎眼睛睁圆一瞬,随即反手揪住他的腰带,“游说先生是吧?那我就是那个专斩先生的刺客。”

传诏的队伍顺理成章的入住君侯府,而诏书颁下来的翌日,他们就收到答复。

君侯夫人和其子将应诏入京,不过此去山长水远,需要些时间收拾行囊。

传诏队伍领头之人叫申天鸣,此人是幼帝亲封的镖骑将军;而队伍中副官叫郭奈,这人位至中常侍。

一支传诏队,有文有武,既有等同三公的大将军,也有幼帝身旁的天子近臣,配置不可谓不隆重。

是铁了心要请入长安。

得知秦邵宗同意新婚夫人和其子进京后,申天鸣和郭奈都松了一口气。

“肯领旨就好,我就怕他整些幺蛾子出来。”郭奈隐去后面。

申天鸣冷哼了声,“让他夫人入京听封是恩赏,他岂敢拒之?再说,只要他秦邵宗一日还是大燕之臣,就得听令。不过说要些时间收拾行囊,啧,希望别出什么变故。”

郭奈:“且再看看,反正也未到诏书上规定的日期。”

秦邵宗花了两日和一众幕僚策划长安尘爆一事。第二日的申时末,一队快马携着密令从渔阳南城门迅速出城。

他们一路往南,直奔长安。

……

秦宴州应传到书房。

他来到时,书房门半敞,透过半页门往里看,并未看到其他人,他提步入内。

书房内确实无旁人,身形魁梧的男人坐于书案后,正在把玩着一枚虎形笔枕,听见他的脚步声抬首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