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他是黛夫人之子(第3/3页)
那一刻,他就知晓这孩子是个好苗子。他将小孩拎入了队伍,一同带着回了教中。
起初,小孩哑巴似的不说话,问他从何而来,祖籍何处,家中有什么人,一律不答。
后来,经过几个月,小哑巴才开了口,只说自己叫“秦宴州”。
教中人皆有代号,他亲自为小孩起了“明灯”这个名字,让他抛弃了过往。
只是没想到,时隔九年,这份被抛弃的过往却终究是化成一条无形的绳索,将曾经流浪的孩童牵了回去。
“叔叔……”谛听难得失态的瞠目结舌,“明灯居然是武安侯之子?!”
姓秦,且寻人令来自北地。他若非武安侯之子,又怎会只见了对方一面就倒戈相向?
“不,不对。”谛听突然宛若雷击地摇头,“叔叔,他不一定是武安侯的儿子。”
六道皱了眉,“何出此言?”
谛听郑重道,“我与黛夫人相处过一段时日,初见她时,我隐隐觉得她有些熟悉,却又说不上来那感觉来自何处。但如今我后知后觉原来来自明灯!明灯的眉眼像极了她。”
六道愣然,“黛夫人?”
谛听继续道,“叔叔,咸石和龙骨水车出自黛夫人之手,而追溯往昔,北地的寻人令正是从赢郡发出。两件事几乎同时发生,我猜测黛夫人很可能和武安侯做了交易。只是……”
说到后面,谛听明显迟疑了,“为何寻的是个九岁的孩童呢?按照推测,她应该知晓明灯已十九岁才对。”
“不排除是障眼法。”六道停下拨佛珠的手,“不管如何,明灯与黛夫人有关联于我们而言是好事。”
白日城,秦宅。
黛黎带着儿子离开丁连溪的院子,心情沉重。病向浅中医,丁连溪也没办法的话,只能回渔阳。
“妈妈,我现在没不舒服。”秦宴州亦步亦趋地跟在母亲身旁。
黛黎担忧不减:“现在没不舒服,以后难说。我去找秦邵宗,和他说回渔阳的事。”
“妈妈,我听闻南宫青州来了,武安侯此时大抵还在会客。”秦宴州说。
黛黎脚步一顿,“这样啊,那咱们先去吃饭。”
……
饭罢。
黛黎看了下天色,多雨的夏季已过去,凉意阵阵的秋季来袭。
越临近冬季,越是昼短夜长,用夕食那会儿天还铺满灿烂的霞光,待吃完饭,天幕基本暗下来。
“我去主厅一趟。”黛黎坐不住。
不过黛黎才走到院口,一道高大的身影恰好在这时拐入院口,两人撞了个正着。
秦邵宗伸手一揽,把人拥了个正着,“夫人毛毛躁躁的,作甚去?”
见想找的人送上门来,黛黎自然开心,理所当然说,“找你。”
秦邵宗一愣,眼底蔓开深深的笑意,“找我,夫人是否是……”
他将怀里人转了个身,拥着人入内,正想贴着她说句没皮没脸的话,一抬头就见院中还站了个面无表情的青年。
秦邵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