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放狼崽找妈妈(第3/4页)

“夫人不认得我了?”谛听笑道。

黛黎定定地看着他的脸,不知怎的竟是激起一缕怪异思绪,只是不待她抓住,面前人又说:

“夫人多看几眼就习惯了。如今世道渐乱,行走在外,有备无患。”

黛黎回神,“你这话说的,怎的好似在外头得罪了许多人。”

谛听做了个请的手势,“这世上有人奉我们为神明,敬之爱之;自然也有人厌我们如恶鬼,恨不得除之而后快。小心驶得万年船,唯有好好活着,才能完成无生老母交付予我们的使命,将万民苍生救离水火中。”

黛黎走在他前面下了船,没让对方看到她此时脸上的表情。

“行走在外,委屈夫人暂且当我家姐。你姓何,单字一个‘花’。你丧夫不久,膝下无子,遂回娘家投靠胞弟。”谛听说。

这话方落,他前面的女人忽地转过来朝他伸手,素白的掌心朝上。

谛听眉梢微扬。

“我的传呢?”他听她说。

黛黎理所当然,“既然是良民,也既然你能说出具体信息,总该有传吧,给我看看。”

谛听没动。

周围皆是以他为核心,他不动,绣娘等人自然不会动。

黛黎径自道:“在船上这小半个月,我确信你们比武安侯好相处。在未寻到我儿之前,在哪儿待不是待,你们是个不错的选择,待进了城,我送你们一份礼物。”

听到最后一句,谛听眸中有幽光划过,“夫人的礼物具体指的是什么?”

黛黎似笑非笑,“和北地的相近,却又不尽相同。如今已到了司州,秦长庚的手再长,也伸不到此地。而我孤身一人,既无盘缠,也举目无亲,还不识路,离了你们又能到何处去?”

谛听侧头看向绣娘,后者会意,从随身携带的口袋里拿出一块小木牌递给黛黎。

黛黎接过看。

确实是“何花”,上面写了籍贯等信息,还刻了官印。和之前她从云蓉那里诓过来的那一份相差无几。

黛黎眼底蔓起浅浅的笑意,方才说是“看看”,但传到手后,她当着所有人的面,将传塞进自己的袖袋里,这是完全不打算还回去。

谛听轻笑了声,对此并不意外。

他们从渡口下船,令黛黎惊讶的是,渡口早有马车在此等候。

上车,入城。

甜水郡的规模相较于一般的郡要小一些,但再小的地方,只要神通无边,都能造个金银窝出来。

比如,如今黛黎落脚的这座宅舍。

外表看起来很旧,面积也不大,甚至有些年久失修的破败,但里面别有洞天。并非金雕玉砌的狂放奢华,而是花了大心思装点的雅致。

亭台阁楼,端方有序,主院后直通后花园。园中怪石森然,奇花异卉争相怒放,又有引水为池,那池上还有玉锦鲤吐水成瀑,说上一句巧夺天工也不为过。

黛黎一边看,一边在心里惊叹这青莲教厉害,又是楼船,又是马车,还有隐于市的宅舍。

就是不知晓这钱从何处来。

有可能是中下层。

信教的富商大笔的捐钱,囊中羞涩的布衣零零星星的捐,各尽所能,聚沙成塔,最后形成一片令人叹为观止的沙海。

宅舍是中午入住的,进来还未满半个时辰,谛听就来找她了。

年轻的男人站在屋门前,斜斜射入内的日光被他挡了大半,他的脸有小半笼在阴影里不可见。

相比起秦邵宗久经沙场积攒出的威压沉沉,谛听更静,静水流深。

“夫人,我来拿礼物了。”他倒是直言不讳。

黛黎笑了笑,“你真是忧国忧民,那你定然会喜欢此物。”

谛听动作一顿。

她这话说的,难道……

“冯隐士是真实存在的,当初他托我带两样东西出去,龙骨水车是其一,这剩下的一样是则是曲辕犁。比起如今使用的、需两头牛同牵的直辕犁,此物轻巧许多,效率比之直辕犁高一倍不止,还能节省一牛之力。”黛黎仔细观察他的神色。

虽说这人面上有伪装,但可能尚年轻的缘故,他情绪做不到完全内敛。而此刻,黛黎分明看到他愣了下。

她心里乐开了花。

和能带来滔天财富的咸石相比,曲辕犁显然不值钱。首先,它和龙骨水车一样,属于那种说仿制就能仿制的,毫无技术性可言。其次,这东西是个农具。

这就注定了使用者和最直接的受益者,一定是最底层的佃农和自耕农。

如果青莲教靠教徒上供敛财,除非人人都牵头牛去耕地,否则这由直辕犁改进来的、直到唐代才会出现的曲辕犁,可起不到立竿见影的益处。

好吧,就算每个信徒都用曲辕犁,那起码也得一年后才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