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乘客(一)
今天是赶集日, 是好日子,石子村的张老太太天还没有亮就去菜地里。
老太太今年八十六了,家里就只有她和她的狗, 那狗是一只本地狗, 黄毛长腿, 今年也十来岁了。
老太太要去集市上卖的商品是辣椒, 今年雨水好阳光也好,家里的薄皮辣椒长得格外好,上一次赶集日她卖了十斤,挣了十五块钱。
这一次,她摘了辣椒,又回家, 打开了柜子,把前几天晒干的玉米粒拖了出来。
镇上有人会开车来村子里面收玉米粒,但是收的时候会便宜三毛钱, 七毛钱一斤。
自己背到镇上去卖,一块钱一斤,三毛钱也是钱啊,她当然舍不得这个钱, 所以都是自己背。
天快亮了,她把狗狗套在家门口守家。
背篓下面放着辣椒, 一大袋子玉米粒用尼龙口袋套着,横放在背篓上面。
她背上了背篓,一步一步地往镇上去。
石子村在山顶,赶集的镇上是山下,但好在有公路了。
陆陆续续的,公路上出现了其他老人, 背篓背在背上,相互之间打了招呼。
“张老嬷,你上面这一口袋都是辣椒吗?”
“下面才是辣椒,上面这一口袋是包谷。”
“上一次不是有人上来收包谷吗?你怎么没卖?”
“自己送到镇上去贵一些。”张老太太说道。
对于这些老人来说,一年下来,也就只有几个挣钱的机会,每一分钱都抓得很紧。
她说话的时候,整个人被压在那重重的玉米下面,远远地看去,就好像是那一袋子玉米在说话。
很快,人群中出现了一个年轻人,对方肩膀上站了一只奶牛猫。
“姑娘?你是哪家的闺女啊?怎么这么早就起来了?”外向的张老太太忍不住问道。
“我不住在这里,是来爬山的。”管梨鸢说道:“你们这么早去镇上吗?”
“我们去镇上卖菜。”
这个时候,一辆小巴车从后面追了上来。
老人们赶紧让到了道路的两边,张老太太背上的玉米太重了,往旁边让的时候差点摔倒了。
滴滴的几声后,小巴车停了下来。
“上不上车?去镇上只要五块钱。”小巴车里探出了一个头,对方大概四十来岁,脸上有着被太阳晒伤的印记。
管梨鸢看了一眼,这就是这一片人类中被圈起来的那个人类。
对方名叫张新福,管梨鸢看过他的人生。
年少辍学,二十岁娶妻,夫妻两在城里打工挣钱,后有一女一儿,开过一家面店,不久后倒闭,店倒闭后,过了一年,妻子生病去世,他就带着一女一儿回到了村子里,开这种小面包车维持生活。
平时主要是靠接送村子里的学生,勉强能维持生机,现在是暑假,孩子们都在家里待着,自然没什么生意了。
“去镇上只要五块钱,上不上来?”他又重复了一遍。
他说完,张老太太就说道:“这次怎么要5块钱?怎么又涨价了。”
张老太太是这里的人,在她眼里,五块钱可不是小钱了,这么一段路,学生搭车就两三块钱,她们这些老年人就多一两块钱,说是背篓也占位置,她心里头有气,觉得这个人就是欺负她们这些老年人,于是她不仅自己不坐,还对旁边的管梨鸢说道:“不要去坐这个黑心车,别人去镇上都只要三块钱,他要五块钱。上一次我们是三块钱,结果上车了以后才跟我们说背篓还要给钱,心黑得很。”
老太太说话间还看了一眼管梨鸢的猫,说道:“说不定一会儿上了车,他连你的猫都要钱。”
老太太说话跟机关枪一样,又快又密。
张新福本来今天心情就不好,昨天晚上他两个孩子趁着他睡着了,拿他的手机玩,他醒过来的时候,这两个不懂事的还躲在厨房里玩手机,他一气之下把两个人打了一顿,结果这两个人还敢说凭什么别人家孩子能玩手机,他们就不能玩一会儿。
凭什么,凭他是老子,凭他把他们养大!吃他的住他的,还敢顶嘴!
他当时火大,看着两个孩子梗着脖子不服管教的样子,越发生气,一气之下又踢了人两脚,却不想,这一次两个孩子都没有再爬起来。
他慌了神,整个人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在家里抽了半宿的烟。
天快亮了,他干脆开车出来了。
他也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只是本能地看到有人,就准备接一点客人,挣一点钱。
现在被这老人一呛,这气变成了一股无名之火全部涌到了他的大脑里,烧得他失去了所有的理智。
他看着这群老人,突然说道:“以前是我不对,收太贵了,你们上来吧,我今天做回好事。不要钱。”
“真不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