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昨晚没发生什么吧?(第3/5页)
店员就是迎来送往,多卖就多拿钱,从理论上来讲,薪水可以无上限。
她的父亲当时就是做货郎起家的,后来又开了一家小小的货栈,黄四娘小时候就帮家里卖货,对这一岗位也算是极有经验的。
果然,黄四娘在应聘的时候发挥得极好,即便是大着肚子,公司也愿意给她留一个职位——虽然这里面也有向大力在修缮组的缘故,但也是黄四娘被看好才有了这次机会。
黄四娘全程参加了培训和店铺前期的准备,坚持到了最后一刻才决定回家待产。
“好了吗?”向大力从外头进来。
黄四娘嫣然一笑:“正等你呢,准备关门了。”
和小姑娘道别,两人一起往家里走。
向大力问:“今日如何?”
“还不错。”黄四娘的语气有着小小的欣喜,“愿意买的游客还挺多的。”
清河古镇有三家与文创有关的店铺,一家位于一号区的主街,一家位于二号区的戏院旁,再有就是五号区的这家。这家主要卖的就是周围这些工坊里的产品,比如木工作坊里的一些木制小玩具以及小摆件,还有各种小银饰、簪花等等,产品非常多样,而且都是手作,很多东西还是孤品。
虽然价格算不上便宜,但今天还真卖出去了不少。
黄四娘发现现在很多人对于便宜但是常见的东西并不是那么感兴趣,他们喜欢的是独一无二,尤其是年轻的女孩子们。而中老年的顾客往往是给身边的小孩买,则更注重性价比。
“你那边呢?如何?”黄四娘问丈夫。
“就那样呗,还挺轻松的。”向大力憨厚地笑了笑,“教小孩儿,现在的小孩儿都挺厉害的,一说就会。就是手上功夫差点儿,需要我来收尾。”
不像他们那时候,一开始入门听师傅讲,好像要听好几遍才能听懂。
“这是自然,”黄四娘挑起眉,“现在的小孩儿都是读过书的,脑袋聪明。”
所以阿狸一定要好好读书。
就像赵老师说的,读书可以明理,到时候学什么都更快。
夫妻俩一边聊着一边往外走,他们不打算去食堂吃宵夜了,径自回了四号区。阿狸早就已经睡着了,向老娘正在用手机听小说,听得津津有味,一边听一边在椅子里打盹。
白天的时候她自个儿也带着阿狸去古镇里溜达了一圈,然后被熙熙攘攘的人给吓回来了。
就算是过年时的集市上她都没见过这么多人!
她生怕阿狸会走丢。
看到两人回来了,她赶紧问:“吃东西了没?四娘饿不饿?要不要我给你下个面条?”
夫妻俩连忙说吃过了。
黄四娘挺着肚子上楼去看了看阿狸,睡得正香呢。她忍不住亲了亲她的脸蛋。
向老娘叹口气,嘟囔说:“非得跑去外面上班,肚子都那么大了,也该休息了。”
当时黄四娘去应聘的时候她就觉得没必要,儿子的工钱已经足够供养起一家人了,完全可以等生完孩子,然后小孩大一点再出去干活嘛。何必搞得那么辛苦?
向大力咳了一声,将她的声音盖过去,免得被楼上的妻子听到惹出什么不快来。
“娘,以后这样的话就不要说了,这也是机会难得。”他无奈对老娘说,“错过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
黄四娘提出这个打算的时候他也犹豫过,但最后夫妻俩商量了一下后觉得,现在找和几年后找完全不一样。几年后谁知道古镇会是什么光景?若是错过它的成长期,可能会后悔。
而且,黄四娘也没打算一直在家带孩子。
向家村的年轻人几乎人手一个工作,她在家根本待不住。在和赵老师了解了一下女性现在的就业困境后,黄四娘决定还是去试试,如果公司觉得招一个孕妇不合适,那她再回家待着等机会也不迟。
偏偏她还真应聘上了,那机会势必不能错过。
“四娘明天就待产了。而且我也有空闲了,娘,你放心吧。”
他们修缮组前段时间加班加得有些狠,开业后直接放了将近一个月的假。只是需要去木作工坊轮班。明天他空闲在家,就可以带阿狸一起玩了,还能抽空给家里做点家具。
向老娘叹了口气,挥了挥手:“行了行了,娘只是说说……你们自己心里有数就行。”
这时代不同了,就让他们年轻人自己折腾去吧!
……
七号区的食堂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除了在古镇里面要当值的一线员工和各种演员之外,后勤的各部门也都有加班的,再加上不需要加班但是第一天开业想要留下来看热闹的员工,此刻虽然已经快十一点了,食堂里依然挤满了人。
食堂后厨做了不少的宵夜,路晓琪又从外面叫了一大批奶茶、水果、蛋糕以及披萨炸鸡等等,摆满了好几张长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