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18岁,你在拍戏(第2/3页)
盛高野刚才大概也是这样想的,才会让章清桐换个年代的角色。
赵珺上了半年的导演课,已经能够以导演的思维看待一些问题,挑选合适的演员了
不错不错!
定下章清桐以后,今天又定下了好几个演员,反正戏份都不多,这些角色也不进行下一轮试镜了。
试镜结束以后又过了几周,赵珺度过了忙碌的期末周,就奔赴横店开拍。
剧组倒是已经开拍了,没有等她这个女主角赶来。
不过盛高野有点迷信,给赵珺补了一次开机仪式。
“为什么还要补啊?”赵珺疑惑地跟着导演烧香。
“开了两个组一起拍。”谷熙站在她旁边小声道,“可以算两个组了。”
电影分为过去和现在两个场景,两边的角色都不互通,相差二十年左右。
要是五十岁和七十岁的角色还说看起来差距不是很大,没必要换演员,但大部分角色是从二十多岁到四十多岁,相差可大了,一定得换。
演员都是两批人了,盛高野也不差再请一批工作人员的钱,所以为了加快进度,干脆分开拍摄了。
不分开不行,盛高野拍戏不是效率不高,是他喜欢放假,严格控制工作时长,所以整体下来就显得速度很慢了。
剧组里有不少演员都是学生,当然戏份不是很多,每人一两场,寒假肯定能拍完。
但主演赵珺也是学生,能不请假还是尽量别请假吧。
分开剧组就得有两个导演,盛高野当然是其中一个,另外一边,谷熙公司里喊来个长期当副导演的,让他主导,顺便带着赵珺。
盛高野选择了拍母亲这一部分,女儿这部分他肯定也会盯办,只是不可能一天八个小时都待在这边,大概两边五三分吧。
比起现代背景,盛高野确实也是更擅长拍年代片。
赵珺一进组,拍的就是激烈的大场面。
饰演赵珺舅舅的是刘明诚,他现在好像已经完全变成赵珺男性亲戚专业户了。
“我不想学那些!”赵珺小心把碗放在桌上以后,重重的把筷子摔在了桌上。
剧本里面的女儿是个乖孩子,最叛逆的时候也就是摔摔门发出砰的一声响,连碗都不敢摔的。
“天天学这个学那个,你们从来没有考虑过我喜不喜欢!”
刘明诚用一种看小孩子发脾气的目光看着赵珺,也慢慢把碗筷放在了桌上。
其他几个舅妈、表姐表哥之类的配角战战兢兢地看着他们俩,筷子握在手里都不敢吃饭。
赵珺和刘明诚一人坐在桌子的一端对飙演技。
“你知不知道有多少人想学都没机会学?”刘明诚脸色有点黑,“有些人想读书都没钱读。我们小时候哪有你这样的条件?”
“那个时候我天天去山上割猪草捡柴,去要一二十公里,回来又一二十公里,每天上学之前就要去捡一个来回,不然家里没有柴烧火,做饭一家人都要饿肚子。”
“你二舅每天早上要起来放牛,他是不喜欢读书,放牛倒是高兴,但是你二舅也不是吃不得苦的人,他读了初中就去当兵,每个月都把钱寄回来,自己就花几块钱,这才供起我,供起你妈妈读书。”
“现在你有这样的条件,不仅可以读书,每天坐教室里,天热了有空调吹,天冷了有暖气,还可以学钢琴,学跳舞,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说实话,这段台词也太典型了!
刘明诚赵书敏肯定没对赵珺说过,他们俩小时候就过得不惨,双方的父母都是有工作的双职工,两个人又是独生子女,从小可舒服了,没人争没人抢的,家里的资源都是自己一个人的,他们俩也不会向赵珺卖惨,用这种话来教训她。
但赵珺在网上看了可多了。
都是好典型的台词啊!
真的是盛高野写的剧本吗?太有生活了。
他应该也完全没有这种体验。
不是说是因为他是富三代,从小家里都很有钱,父母不会跟他说自己小时候很穷,是有点地狱的原因,他母亲去世了,父亲压根不着家,不会跟他谈心。
“我……”赵珺就算发脾气也只是小怒一下,被说了这一段就支支吾吾不敢说话了。
“你暑假不想上兴趣班?可以,回老家过暑假去吧。刚好爷爷奶奶说了想你,你这个暑假就回去陪他们吧,刚好也劝劝他们搬来城里。”刘明诚看着低头的赵珺,脸上还是一副威严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