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第2/3页)

二侄子不愿接手,他只能把希望又寄于大侄子身上。

大侄子起初也不愿意。

这些小辈不像他这个创始人,对集团有感情,将权势看得那么重。他们这辈年轻人看得很开,并不愿意为了集团利益而牺牲个人的私生活。

凡事以自己为中心。

或许从小的条件太优越,他们对权势似乎不感冒。

他只能苦口婆心劝大侄子:你再不接,坤辰难不成交给外人?

大侄子:那你怎么不找周时亦?

他叹口气:周时亦不是东西,你又不是不知道?

周时亦在小辈里排行老四,是他最小的侄子,也是最混账的。

让他来公司帮忙,像欠了他似的,还得求着来。

这几年周时亦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做得风生水起,又在国外生活久了,天高皇帝远不受管束,想让他再回集团来,比登天还难。

当初他劝周时亦接手坤辰汽车,好话说了一箩筐,结果人家一句不考虑,就把他打发了。

侄子们不听话,他自己儿子更甚,平时连人影都看不见。

想到这些,周董气就不打一处来。

稍冷静,他转而道:“你爸最近在瞎忙什么呢?”

周时亦:“不清楚,可能在跟赛。”

“呵,他倒是会享受!”

他这三弟,成天不务正业,跟朋友投资了车队,F1大奖赛哪能少了他呀!

“你看你爸交的都是些什么朋友,一丘之貉!只顾自己,对家庭一点不负责!对公司更是不管不顾!”

周时亦:“您骂给我听没用,下回当着他面骂。”

周董不是没骂过三弟,让三弟给小辈们做个表率,然而对方置若罔闻。

小辈们一看三叔都这么潇洒,谁还想再回集团承受这么大压力?于是振振有词,让他先管好三叔再管他们。

上梁不正下梁歪呀。

周董说回正事:“你如果想按钟忆的方案来,想重建模型,想研发芯片,可以。条件只有一个,让你爸来接替我,其他免谈!”

他也累了,该享几天清福。

不是周时亦不愿叫父亲来,是根本叫不动。

就像他也从来不买父亲的账,从不听父亲的任何安排。

周董指指门口,示意侄子可以走了,别影响他锻炼。

周时亦回到办公室,办公桌上放着司机取回来的丝绒盒。

他打开看了看,仔细回想钟忆在店里选的钻戒,与自己这枚男戒设计元素相似,应该是同一个系列。

他收起戒指,发消息问父亲:【什么时候回来?】

接手集团这么重大的事情,电话里谈不清楚,也谈不拢。

有时差,父亲没回复。

他又留言:【尽早回来,婚礼前双方家长要见面。】

放下手机,他继续工作。

接手坤辰汽车才短短几周,他已经能感受到大伯曾经的压力有多大。

从文件里抬头时,天早黑了,已经七点半。

周时亦关电脑,拿上西装离开办公室。

专梯里,碰到也刚下班的杜总。

杜总手里拿着一包拆开的苏打饼干,递过去:“来一块?”

周时亦不习惯吃零食:“谢了。”

杜总感慨:“羡慕你们年轻人啊。我胃不好,晚饭稍微晚一点吃,胃就开始疼。”

所以办公室里常备这些养胃的东西。

他话锋一转:“去找周董了?”

周时亦颔首。

杜总看他脸色就明白,找周董的结果并不理想,没再多提,转而说起会上钟忆对他的态度。

“钟总好像内涵我不懂技术。”

周时亦:“没内涵。她就是在直说你不懂技术。”

“……”

之后密闭的电梯里只剩“咔嚓—咔嚓—”嚼饼干的声音。

迈巴赫早已停在电梯口等候。

坐上车,周时亦靠在座椅里闭目养神。

司机从后视镜里看老板,请示道:“周总,是直接回家吗?”

周时亦还没吃晚饭,也没交代管家准备。

他略作考虑,说了一家西餐厅的名字。

司机印象深刻,是领证那天中午去的那家。

正值晚高峰,从坤辰过去要四十分钟的车程。

--

此时的京和园区内,数栋办公楼皆是一片灯火通明。

宁缺刚吃过饭,路过钟忆办公室,门半掩,里面灯还亮着。

他叩了两下,轻推门:“还不走?”

钟忆双手抱臂,正对着电脑屏幕凝神,闻声抬头:“这就走。”她随口问了句,“你呢还要加班?”

自从搬到园区办公,宁缺常住公司,办公室有个小休息间,成了他另一个家。

不比钟忆是已婚人士,他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已经忘了上次回家是什么时候。

“我住公司,省油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