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第2/4页)
这就是大大方方地跟东平侯府表示:你们的感激,我收到了,一来一回,这件事情结束了。
心里的石头落了地,东平侯府众人各自散去,熄灯歇息。
只是东平侯老夫人格外多说了一句:“世贞跟小怡今晚一起值夜,是不是?”
“叫人去跟世贞说一声,明天早晨,叫他一起到家里来吃饭。”
世贞,是东平侯世子的名讳。
侍从毕恭毕敬地应了声:“是。”
……
夏侯小舅跟东平侯世子都还不知道昨天晚上宫里究竟发生了些什么,听说这事儿,倒是也不觉得稀奇。
因为东平侯老夫人一直都挺喜欢夏侯小舅的嘛!
其实大多数人都很难对一个长得好看的少年生出恶感来。
这晚值夜结束,两个人就结伴往东平侯府去了。
到了地方一瞧,都给惊了一下。
别说是夏侯小舅,连东平侯世子都吓了一跳。
他知道昨晚在桂园有中秋宫宴,如果不是需要值夜的话,他其实也该去的。
也正是因为从前去过,所以他才清楚这类宫宴其实是很累人的,正常情况下,第二天没事的话,参宴之人都会睡到日上三竿才起。
毕竟中秋是有三天假的嘛。
怎么今天祖母这儿人来得这么齐?
他阿耶阿娘,他的两个妹妹,连他二叔二婶、三叔三婶都来了……
大家都很缺这口早饭吃吗?
东平侯世子跟夏侯小舅一起,迷迷瞪瞪地问候了一圈儿之后,坐下开始吃饭。
东平侯府祖籍在南,饮食上也还保留有先辈的习惯,较之神都城内诸多追求排场和富贵的府邸,反倒显得简薄许多。
早饭吃的是索面,黄酒入汤,加一点姜末,面条洁白纤细,入口绵软。
上边加一个煎得金黄的鸡蛋,泡两根脆生生、绿油油的小油菜,炒得香喷喷的酱肉丝与虾米、木耳……
因东平侯老夫人少年时候在蜀地长大,所以东平侯府的索面,还会在往里边加一片软糯咸香的坛子肉。
另有同样来自蜀地的泡菜相陪,聊以解腻。
夏侯小舅跟东平侯世子正是能吃的时候,见今日人多,虽觉奇怪,但是一个是客,不好深问,另一个是主,更没法在客人面前深问。
便也就各自按下疑惑,专心扒饭。
夏侯小舅面条吃到一半,忽然间听见有人轻轻地叫了自己一声:“夏侯公子。”
他初听楞了一下,下意识地又吃了一口,忽的反应过来——是苗大娘子在叫他!
饭桌上所有人暂停了吃饭的动作,同时都竖起了耳朵!
夏侯小舅赶忙把口里的面条咽下去,而后问:“娘子有何吩咐?”
“吩咐却不敢当……”
苗大娘子握着手里的竹筷,轻声问他:“夏侯公子是否知道,昨晚中秋宫宴,都发生了些什么?”
夏侯小舅下意识跟东平侯世子对视一眼,都在彼此脸上看见了真切的茫然。
他摇摇头,老老实实地说:“苗娘子,我们俩才刚值夜回来,实在不知道昨晚发生了什么……”
苗大娘子听得微微一笑,便把昨夜之事原原本本地说给他们二人听。
东平侯世子初听大惊,最后实在是松了口气:“苍天庇佑……”
夏侯小舅也愣住了,回过神来,由衷地高兴道:“真好,这么一来,承恩公世子就没法再纠缠苗娘子了……”
他的目光那么明澈,像是一汪泉水,一眼就能看到底。
他是真的在为她高兴。
而不是心生惋惜——怎么没有成全我的婚事?
苗大娘子定定地看着他,几瞬之后,为之莞尔。
夏侯小舅虽不知道她是为什么笑的,但是看她笑了,自己也跟着傻乎乎地笑了起来。
没有人再说设么,但桌上的氛围,的确如同秋日的阳光一样,明媚地在微风中流动起来了。
……
因中秋节的缘故,阮仁燧和大公主放了三天假。
对阮仁燧来说,这就是纯粹的三天假,玩就完了。
但对于大公主来说,这是最终冲锋前的号角——距离神都联考,也就是跟元明珠一较高下的时间更近了!
德妃的状态跟大公主相似,也有点紧绷,等过完中秋节假,她就要开始给外命妇们讲课了!
而大公主在繁忙的课业之余,也还添了新一桩任务。
她实在是很想听一听德娘娘讲的课!
但是她真的是太忙太忙了!
唉!
她私底下跟阿好说:“要是能把我一分为二,一个去龙川书院上课,另一个留在宫里,听德娘娘讲课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