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德妃美得像只偷到了灯油……(第3/4页)
宁三夫人在旁边给宁五爷帮腔:“可是大嫂,你也不看看闻家那个小娘子的娘是什么地方出来的,有这样的娘,女儿肯定也……”
宁大夫人说:“闻相公今年都望七十了吧?闻小娘子还是二八年华,只看年纪,也该知道她是庶出的不是?闻家也没有说过她是闻夫人所出啊?”
宁五夫人蹙着眉头,小声说:“大嫂,你别怨我说话不好听,实在是你这事儿做的太坏,庶出跟生母出身欢场,完全是两回事。”
宁五爷和宁三夫人一起附和:“就是,岂能一概而论!”
宁大夫人也恼了:“难道是她自己欢天喜地沦落风尘的?她身如浮萍,备受摧残,还成了莫大的罪过?”
宁五爷便冷笑起来:“大嫂真是宅心仁厚,要是让自己的儿子也娶个这样的儿媳妇就更好了。”
宁大夫人给气得一晚上都没睡着,翻来覆去地想了一宿,心里边盘算着:十七郎今年才九岁,差七岁,好像有点大……
不过也不是不行……
也不知道闻小娘子能不能等……
她倒是真的去影影绰绰地试探了一下,惹得闻小娘子笑了好半天:“夫人的好意我心领了,只是恐怕无法领受了。”
闻小娘子说:“我阿耶说他心里边已经有主意了,叫我放心,您也放心吧。”
宁大夫人只得悻悻作罢。
经了这回的事,她也算是长了教训——做人还是少管闲事,不然肯定死得早!
再之后宁五夫人操持宁十四郎婚事的时候,她就一句话都不说了。
知道仿佛是搭上了夏侯家,也没多管。
哪成想又生出事来了……
先是朱皇后让她去接宁三夫人,紧跟着又听说德妃把宁五夫人给扣住了……
宁大夫人只觉得眼前一阵一阵地发黑。
宁三夫人见大嫂脸色难看,不免有点害怕,只是也觉得委屈,当下低着头,小声说“大嫂,是德妃先把五弟妹扣住了……”
宁大夫人学着宁三夫人平日里胡搅蛮缠的架势,上来就是一通乱拳:“德妃为什么只扣五弟妹不扣别人,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是不是五弟妹自己做错了什么?!”
宁三夫人:“……”
宁大夫人又板着脸训她:“三弟妹,不是我说话难听,是你自己不要体面——皇后娘娘叫我来领你,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我的脸都叫你丢光了!”
宁三夫人:“……”
宁三夫人回想起方才发生的事儿,就觉得鼻子有点发酸。
哪知道都没等她把眼泪酝酿出来,宁大夫人就先气势汹汹地开了口:“哭,你还有脸哭?你有脸哭,我都没脸看!福气就是叫你这种人给哭没了的!真是晦气!”
宁三夫人:“……”
宁三夫人:已老实。
宁大夫人不动声色地觑了她一眼,百感交集地在心里边唏嘘起来。
怪不得她平时这么喜欢胡搅蛮缠,原来胡搅蛮缠,看对面哑口无言,真的很舒服……
……
宫宴进行得无波无澜,很和睦,很顺利。
朱皇后瞧了德妃一眼,再不动声色地瞧一瞧夏侯小妹,什么都没说。
她都不开口,其余人就更加不会开口了。
德妃还在寻思之前的事情,悄悄跟夏侯夫人说:“阿娘,你觉得去找夭夭说那话的侍女,是谁派过去的?”
夏侯夫人思忖着:“宁家的仇人?”
德妃捻了一枚杏干儿送进嘴里,若有所思地说:“我觉着,像是闻家那个小娘子做的。”
夏侯夫人听得一惊:“她?!”
德妃少见地转动了一下七八成新的大脑:“宁十四郎曾经跟闻家议婚的事儿,之前都没什么人知道,他送了什么给闻小娘子,知道的人就更少了……”
夏侯夫人想了想,也觉得这话有理:“不错,是这么回事儿。”
夏侯小妹倒是说:“论迹不论心,要真是她的话,也算是帮了我。”
德妃也认可这话,只是说:“这事儿只能心领,没法儿明说,不然闻小娘子只怕也难做……”
夏侯夫人也点头应了。
阮仁燧从头到尾听完了这席话,只觉得心情复杂。
那位闻小娘子,后来进宫做了昭仪,生下他二弟之后,又被晋为宁妃……
命运这事儿,也真是挺难说的。
……
宫宴结束,帝后等人起驾回宫。
易女官受德妃之令,前去回禀皇后夏侯小妹与德妃同行,而后会在宫中小住之事。
朱皇后有所猜测,也没有深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