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我地下有人(第4/4页)

大本营不一定非要设在郡治,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置,曹老板当上东郡太守后舍郡治濮阳而选东武阳,荀老板当上颍川太守后把大本营放在族地颍阴也没啥问题。

刘晔等人的到来是个好兆头,大概士人群体也跟风,没人出头的时候都窝着不动,一旦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后面立刻全冒出来了。

荀晔:……

他还以为天下士人都认准了袁绍袁术,非得在袁氏俩兄弟那儿吃过亏才肯转眼看其他人。

合着不是非袁氏不可,就是单纯的信不过他。

今天的你对我爱答不理,明天的我让你高攀不起,哼。

荀小将军一怒之下怒了一下,磨着猪猪陛下非要看完整版的《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他要把两本书上提到的所有人名都记到小本本上,争取把所有能挖的墙角都挖掉。

只要能用的人足够多,那些投机取巧的家伙就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

刘彻想想两个大部头里出现过多少有名有姓的人物,很想知道傻小子要统计多久才能统计完。

李二凤说他上次来的时候天天陪着傻崽熬夜,那次熬夜好歹在干正事儿,怎么到他这里就成了熬夜统计人名?

咳咳,经常熬夜的小孩儿长不高。

荀小将军再次雷霆小怒,然后遗憾的放弃记小本本的打算。

刚回到颍阴事情太多,晚上也得加班加点干活儿,实在腾不出时间来记仇。

官员异地任职是个好规矩,他当老板可以不守规矩,但是底下人最好还是按规矩来,不然将来出事儿不好收场。

外来士人来的越多他就越能放开手去流放之前犯过事儿的本地士人,人手不够的时候睁只眼闭只眼被迫凑活着用,现在人手够用就不用再难为自己,有案底的家伙都连人带家族去并州报道吧。

要么死要么抄家流放,二选一请随意。

好死不如赖活着,所有犯过事儿需要被流放的世家都选第二个。

钱财乃身外之物,先保住性命再说其他。风水轮流转,荀氏只是现在风光,说不准什么时候他们就能重回颍川夺回属于他们的一切。

荀晔不是看不出来那些家伙扭曲的愤恨,但是他相信并州的长辈有本事将人收拾的不敢再有小心思。

别以为转过头阴沉抱怨私底下骂骂咧咧他就不知道,有他们家猪猪陛下时刻盯着,所有要流放去并州的家伙的反应都记的一清二楚,他抄下来就能送去并州给叔祖做参考。

想不到吧,他地下有人。

晋升为老板的荀小将军伸了个懒腰,左边处理完的竹简厚厚一摞,右边没处理的竹简只剩下一点点。

那天他去官署帮忙处理公务的时候志才叔还担心他不会干,奉孝叔更是过分,直接在旁边端着碟果干幸灾乐祸,就差把“看热闹”三个字写在脸上了。

呵,他堂堂四位千古一帝的好大儿,会连最基本的政务都处理不来吗?

冷酷.jpg

奉孝叔来晚了,他豪气冲天打开竹简却被里面天书一般的内容砸的头昏眼花的糗状已经是过去,现在的荀明光是军务政务都能处理的全才。

他的处理结果可能不是最好,但是绝对能用,瞧不起他就是瞧不起他五个爹!

荀小将军官署首战告捷,戏志才惊喜不已,郭奉孝看笑话不成发现自己成了笑话也笑不出来了,留下果干愤愤的开始干活。

冷静,淡定。

志才只有傻小子一个能帮忙,他能安排的帮手却有足足四个。

不信四个加起来都比不过一个。

四个加起来能不能比得过一个不好说,反正在新人度过最开始的手忙脚乱后郭鬼才终于也能抽出时间休息了。

书房里只有荀晔自己,刚才被他们家奉孝叔以家族“胁迫”离京的钟繇前来拜访,他本来想亲自接见,但是被笑成狐狸的郭某人拦了下来,说什么他先去探探口风然后再决定要不要让钟元常加入他们的出谋划策小分队。

猪猪陛下按捺不住好奇心已经跟了上去,可怜的钟元常,还不知道要被怎么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