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张骏明和陆培德的比赛(中)(第2/3页)

“鲫鱼不去鳞下油锅是要做什么?”何大厨问。

“岳宁把鳝鱼骨给了陆大厨,陆大厨不是做炒软兜吗?”专业评委龚大厨问。

“这就要问裕合了。”许乐梅说。

杨裕合摇头:“我也不知道,你们问岳宁吧?”

岳宁刚刚换了干净的案板,准备揉面,话筒到了她面前,她问:“陆哥,可以说吗?”

正在炸小鲫鱼的陆培德点头:“当然。”

岳宁边揉面边说:“陆哥要做一碗已经有两百多年历史,曾经得过巴拿马金奖的面条。”

许乐梅问杨裕合:“裕合,你知道吗?”

这下可问倒杨裕合了,他说:“还是让岳宁说吧!”

“江苏东台的鱼汤面,刚才杨叔不是说了吗?河道总督做鳝鱼宴,那一带就擅长做鳝鱼。1915年,它获得了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具体做法,我还是不说了,等下大家尝了就知道,它当不当得起这个金奖了。”岳宁说道。

“他是在熬鱼汤?为什么不放葱姜?”何大厨疑惑地问。

岳宁揪着饼坯说:“传统东台鱼汤面的汤,就是熬制过程中不放盐、不放葱姜,靠的就是吊汤师傅的煸炒功力,靠着火候去腥,汤成浓厚,不分层不出油,香气四溢。陆家的绝技就是吊汤。你们今天就不要让我跟陆哥比吊汤了。”

在场的人听得哈哈大笑,陆培德不知道大家笑什么,转头看她,岳宁做着饼,跟他说。

“你吊汤也未必比我差,我炒菜的功夫,却是实实在在不行。”陆培德捞起已经炸酥的小鲫鱼看,再次把鲫鱼放入油锅,把手边的鳝鱼骨也加进油锅里。

“还是想知道,为什么小鲫鱼不去鳞片?”

“鳞片有胶质,让鱼汤更加浓稠。”岳宁说。

他们对过马耀星还在处理鳝鱼,他黄鳝去骨了,居然还在把鳝鱼皮给去了。

去了皮,就不是他知道的炒软兜了,何大厨说:“炒软兜可不用剥鳝鱼皮。”

到底是极度爱美食,还见多识广的杨裕合,他说:“这是湘菜子龙脱袍。子龙就是赵子龙,将军脱战袍的意思。”

“今天我们都没猜对啊!”

“反正宝华楼这个年年有余,肯定是灌汤黄鱼加上年糕。这总归不会错了吧?”杨裕合说道。

陆培德已经炸好了鲫鱼和鱼骨,加了猪骨和热水开始熬鱼汤。

他开始在漏勺里摆放已经处理干净,并且已经在高汤里煮过的羊八件。

“陆大厨为什么要把羊八件整齐地排在漏勺里?”

“你看他把羊八件排列整齐,这些料原样进锅,经过红扒之后,形态丝毫不变。

“就算是形状变了,起锅的时候重新摆盘不就行了?”

“那就不是扒了,扒就是原样进原样出,整个肘子,整只鸡扒,叫整扒,而将散性的原料摆出形状或花样进行扒制,叫散扒,这道菜就是散扒。”

陆培德在锅里放入香料和葱姜爆香,再加入高汤煮开,捞出香料葱姜,把羊八件在高汤里烫了几分钟。

他倒出了一半高汤,再把羊八件整齐地推进高汤里。

“他直接把羊八件放进去煮不就行了吗?还用漏勺烫做什么?”许乐梅搞不清楚。

陆培德转头:“宁宁,可以烤烧饼了。”

“好。”岳宁放下擀面杖,把烧饼坯放进烤箱。

“让岳宁做烧饼?不是说好了,她只能配合做辅助吗?她这是在做点心了?”许乐梅问。

主持人听见这个说法,立马过去问岳宁。

“我做扒海羊配的芝麻烧饼,油皮油酥都是陆哥做好的,我就给他做好饼子,烤一下。”岳宁解释,“这就是辅助工作啊!”

陆培德把刚才烫过羊八件高汤倒入另外一个锅里,把已经发好的整翅,倒入锅里。

“高汤是用鸡骨和猪骨吊的,他把羊八件放进去烫,是为了让高汤里有羊味。”

“快看,快看。宁宴的灌汤黄鱼不是清蒸的吗?这个马大厨在把填了满肚子皮冻和蟹粉的黄鱼煎啊?他真不怕黄鱼破皮?里面的汁水全流出来?”何大厨一颗心替马耀星提了起来。

只见马耀星稳稳地把那条黄鱼给翻了个面,还往锅里加了用蟹壳和鸡骨架熬出来的汤汁。

他这不是用清蒸,而是用家烧的办法。这个也太大胆了,鱼在翻动过程当中,鱼皮破,前功尽弃,封住鱼鳃那里的虾泥脱落,前功尽弃。这个难度可比清蒸,或者放在油锅里炸,大了不知道多少。

这边是灌汤的黄鱼煎烧,那边陆培德给切得鸡零狗碎的羊八件来了个大翻勺,食材一百八十度翻转,形状不散。

观众看得眼花缭乱,专业评委惊叹:“今天是神仙打架啊!”

烧到这个时候,一个是鱼和蟹的鲜香,一个是的鱼翅和羊肉的浓香,两者混合在一起,勾起了在场所有人肚里的馋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