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0章 【吾道不孤】(第2/2页)
经过长久的沉思,陆沉缓缓舒出一口气,平静地说道:“是我太着急了,许相切莫见怪。”
林颉这一刻不再遮掩,他明确地说道:“只有你居正宫,你理想中一家人和和美美的场景才会出现。世事便是如此,不是你想要就会得到,因为你、王家女、厉家女乃至陆沉自己,都不是一个孤零零的人,你们身边有无法计数的羁绊和影响。唯有将主动权握在手里,局势才会朝着你想要的方向发展,这一点你需要好好学一学陆沉。”
短暂的沉默后,林溪眸中迟疑尽去,微微昂首道:“爹,你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
林溪道:“不是想或不想,我只是觉得一家人最重要的是——”
陆沉皱眉道:“这会牵扯到道统之争?”
林颉似有所感,笑道:“当初没有看出来他能取得今天的成就,而且这还只是一个开始。世事无常啊,我带着林家落草为寇的时候,何曾能料到有朝一日我的女儿会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
许佐不由得松了口气,他确实有些担心陆沉会钻进牛角尖里。
然而陆沉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人,他委婉地问道:“难道我的提议真的没有希望实现?”
“当然不是!”
起初陆沉介绍典籍院的作用,许佐和姜晦听得连连点头,谁知陆沉忽然转到科举改制,他表示待朝廷迁都之后,要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在原有的经义科基础之上,增加一门农学和一门工学。
许佐斩钉截铁地说着,然后极其耐心地解释道:“郡王不妨想一想,科举之前朝廷如何取士?世袭、纳赀、军功、荐举、郎选、恩荫等等,这些手段讲究亲疏远近,从而让绝大多数普通人没有晋升之阶,这也是门阀世族形成的因素之一。世族通过联姻进一步扩大势力,从而把持朝堂大权,甚至能和天家平起平坐。”听到这里,陆沉渐渐明白过来,情绪亦开始平复。
许佐继续问道:“第三,千百年来读书人一直在学习圣人之言,满朝官员莫不如是,如今朝廷突然要另立道统,他们能否接受?会不会动摇朝廷的根基?”
陆沉笑道:“许相,有你帮忙参详,我忽然觉得轻松了不少。”
许佐叹道:“郡王,我知道你一心在为江山社稷和黎民苍生筹谋,但是也请你相信,许某对于此事绝无半点私心。从千余年前定下圣人道统,后续不是没有起过纷争,道统之争的酷烈比战争更甚!这些天亲眼见到这城里诸多利国利民之设想,许某对郡王佩服得五体投地。正因为此,我才希望郡王莫要急于求成,治大国如烹小鲜,方方面面都要顾及,还请郡王细思之。”
林溪无奈道:“爹,你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
“第一,经义科不必多言,这农科和工科按照何种标准出题取士?”
姜晦老老实实地在旁边站着,这两位的层面太高,就算吵起来也轮不到他插嘴。
“自家人说说有甚么打紧?难道这世上还有人能偷听你我父女的谈话?”
“标准需要逐步制定,一开始肯定会模糊一些,但是只要言之有物、对农学和工学有一定了解的人,我觉得都可以给他们机会。”
“难道不是?”
“好!来!”
林颉打断她的话头,略显严肃地问道:“你有没有和陆沉谈起这件事?”
陆沉前面长篇大论说得口干舌燥,茶水都喝了两大碗,现在被许佐一股脑地反对,他登时也来了脾气,直言道:“有何不妥?我看你是担心无法向全天下的读书人交待,怕落下一个摘不掉的骂名。你别担心,这件事由我独自推行,那些读书人要是有胆子就来骂我,骂不到你许相头上。”
简而言之,在陆沉的构想中,往后大齐的科举会分为三门,除去原先那些浸淫圣人之言的读书人,还有两个领域的人才,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取士的名额。
“好,这一项暂且搁置,第二,天下士子如过江之鲫,然而真正接触过这两项的人寥寥无几,朝廷是否要逐步开设相关的学堂,制定相应的教材,从而给有志于此的年轻人一个学习的机会?若要开设学堂,朝廷现在从哪里找到足够多的先生?”
许佐不复多言,躬身一礼。
陆沉还礼。
从始至终,他们都没有谈论某些话题。
而从这一刻开始,更无谈论那些事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