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三合一】或许,小产与梦魇有关。(第4/7页)

定国军奋勇杀敌,鏖战三日,才击退了来犯的西狄铁骑。

军报传入京中,在朝堂上掀起轩然大波。

自从十五年前,定国公沈穆击退西狄狼□□兵,西狄元气大伤,这些年来不过小打笑闹。

后来礼泉开放榷市,贸易往来互通有无,西狄也不再缺医少药,贫瘠萧瑟,便逐渐平稳下来。

然西狄依旧是丰庆草原上的庞然大物。

无论是驻守在礼泉的护国军,还是驻守在九黎的定国军,都不敢放松。

这样大规模的进犯,还是十数年来的第一次。

果然,异族蛮子还是狼子野心。

中原富饶,沃野千里,谁看了不会心动呢?

尤其大楚幅员辽阔,不仅有丰茂的产粮平原,还临海靠山,贸易和珍馐皆不匮乏。

丰庆草原的确富饶,可同大楚的锦绣山河相比,却显得贫瘠单薄。

隐忍十数年,今岁终于隐忍不住了。

景华琰看到战报,面色随之一沉,他直接命京中驻守的各将军都督入宫,这几日都在凌烟阁议论政事。

前朝繁忙,后宫倒是平顺。

如今宫中之人越发少了,倒是显得清净不少。

这一日,姜云冉刚处置完宫事,正扶着红袖的手在宫中踱步。

四月初*,院中的牡丹又开了一茬。

随着姜云冉升为贵妃,听雪宫中的宫人自然水涨船高。

甄承旨、青黛姑姑和红袖姑姑还是原来的官职,但俸禄加了一倍。

另外紫叶升为从六品管事姑姑,俸禄与青黛红袖等同。

莺歌和蓝韵升为司职宫女,莺歌贴身侍奉姜云冉,蓝韵主管库房,众人各司其职。

黄门们也可有升职加俸,整个听雪宫犹如初夏一般欣欣向荣。

回到姜云冉身边的红袖一如既往稳重。

虽然之前分别数月,情分却没有生疏,还如以前一般亲近。

此时红袖扶着姜云冉,一边禀报着宫中琐事。

“夏日的份例都已发放下去,今年春日又放出去一批宫人,足有一百三十七人,因此今岁的份例少了两成,娘娘吩咐给各宫人多发了两匹细棉布,剩余还有一成。”

姜云冉点点头,红袖对于织造局事烂熟于心,不用看折子,都能把数字说得分毫不差。

“这一成先归东寺库,到时你跟彭大伴一起去,务必当面交接清楚。”

如今宫中宫妃数量比之前朝少了六七成,尤其这两年来,人数越发少了,伺候的宫人自然相应减少。

尤其前朝时候,还有不少没名没分的庶妃,伺候的宫人越发庞杂。

到了元徽五年,虽然当时有新秀女入宫,但宫人数量足以应对。

到了元徽六年,即便今年有一百多名宫人出宫,却并不影响宫中事务。

各宫室和司局的宫人数量不变,但伺候娘娘小主的宫人却大大减少。

之前姜云冉就同景华琰商议过,两人都认为不用再小选宫女入宫,不仅劳民伤财,还让各州府借机行事。

即便以后还要小选宫女,大多也会选择慈养堂的孤儿,出宫和入宫的宫人数量足可持平。

宫人减少,四季份例、岁银都会相应减少,姜云冉会取出其中一部分余额赏赐宫人,剩下的就开设东寺库,留存储备,以待荒年用来赈济。

因为东寺库经手都是银钱,所以须格外谨慎,姜云冉反复叮嘱红袖。

红袖便道:“诺,奴婢知晓的,娘娘放心。”

姜云冉呼了口气,她仰头看了看天色,呢喃道:“也不知今年是否还去东阳围场了。”

姜云冉有孕之后,身体一直十分康健。

她除了最开始有些嗜睡,之后就再无其他症状。

能吃能睡,前两个月便平顺度过。

到了四月上,她才开始有些害喜。

不过她对吃很是执着,即便害喜也不会不用膳食,讳疾忌医,倒是慢慢有所改善。

听到这话,红袖就低声道:“边关起了战事,倒是不太好说,不过东阳围场之行本就是为了选拔年轻俊才,积累武将,倒也与战事不太冲突,只是……”

“只是娘娘如今有孕,路途就有些艰难了。”

姜云冉却拍了一下小腹,道:“孩子坚强着呢,不会这般脆弱。”

“再说,等到了四月末,宫里又闷又热,怕是还不如熬过那十日路途,到东阳围场消暑。”

她说着,叹了口气。

“只希望战事能早早平息,不要再有杀戮,也不要耽误边关百姓的春耕。”

然而,边关战事究竟是什么走向,现在的玉京无人能知,这金碧辉煌的长信宫中,最先出事的并非武英殿。

这一日景华琰依旧在前朝忙碌,只让梁三泰过来看望她一眼,见她平安才能放心。